立德树人好老师 | 刘星月:多年潜心修行,练得雕虫本领

11.09.2019  11:25

【编者按】稻麦如浪,五谷清香。在收获的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第35个教师节。过去一年中,我校涌现出了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典型,各个学院对其中的部分优秀教师进行了专访。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新闻网特推出《立德树人好老师》专栏,通过讲述这些优秀教师立德树人、筑梦农大的故事,展现他们坚定信念、率先垂范、教书育人、勤勉治学的时代风貌。

足迹遍布亚热带和热带的各个国家,近万张手绘昆虫图,130余篇SCI论文, 3新属164新种的发现(约占近10年全世界脉翅总目新增物种数的60%),这些成果,都出自一名不到40岁的教授身上。他叫刘星月,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教授。 

1999年,刘星月踏进中国农业大学的校园,此后20年,这里成为他生命中一个重要的坐标。在这里,他解析脉翅目总目物种多样性,构建了脉翅目总目系统发育框架,揭示了古生脉翅目适应性演化。刘星月于2010年获教育部“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获国家自然科技基金“优青”项目,2019年被评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

而他与昆虫的缘分,则要追溯到更久以前。

研究,是一场修行

采集大量昆虫,自学如何做标本并鉴别,是刘星月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就一直在做的事。没有人教,他就自己去图书馆查阅。这一采,就是近30年。为了能学习到更多昆虫知识,他参观了全世界大大小小的博物馆。说到兴奋时,刘星月主动拿出自己绘制的昆虫图给记者看,十几个厚厚的文件夹,几千张手绘的昆虫图,每一张都倾注了他的心血。

刘星月的办公室像是一个小型的标本展览馆,也像是一个简易实验室。一进门,就看到地上摆放着四摞和沙发一样高的标本盒,办公桌上摆放着显微镜和其他工具。从研究生刘星月到教授刘星月,他对昆虫的热情,从没有变过。他说:“我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有方方面面的原因,最重要的是个人非常感兴趣。哪怕拿不到经费和项目,我也愿意坚持去做。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朱朝东研究员说:“分类学家就是神仙。”分类学家,要经过多年潜心修行,练得识虫本领;长期野外工作,感受自然奇妙;回到实验室,对着一虫、一镜,思前想后,引经据典。刘星月便是这句话的最好例证。“在看图看标本的时候,人一下就能静下来。压力很大的时候,能有几天时间绘图看标本,是最能舒缓压力的。特别是寒假的时候,大家都回去过年,我在实验室看标本、解剖、画图,那种状态就像神仙一样”。说到这里,刘星月笑出了声。

精神,是一种传承

  “在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 谈到恩师杨定,刘星月满是感恩。“杨教授有很多的昆虫分类研究成果。他发现了3000多个新物种,是双翅目分类的权威专家,每年都出好几本书。但是他为人特别低调,可能你们都不认识他”,他对记者说到,“他做事亲力亲为,现在每天也还看标本,也会采集。他对我的支持很大。”杨定教授的低调、做事高效果断、目标明确,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刘星月。 

如今,刘星月也将自己从杨定教授身上学习到的东西,毫无保留的教给自己的学生。谈到学生,他赞不绝口,“大家都挺好的”。谈及指导学生的方式,他说:“对学生的事,我都是亲力亲为。我会尽可能地为学生做好指导,为他们在科研的发展上提供最大的帮助。”他带的博士,毕业时少的有3到5篇SCI文章,多的则有十几二十篇。2018级博士生林爱丽说:“刘老师的性格极好。他有一次帮我改论文,从早上一直改到晚上11点多,一字一句耐心修改,全程没有一点脾气。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有耐心的老师。他出差也会给我们带小礼物。他也能和我们玩到一起 。

本科生郭园康说道: “刘老师工作繁忙,有时候需要回学校处理事务,但是第二天一大早又从北京赶回河北带我们实习。灯诱时,他会专门采集草蛉,说是带回去给学生练手。微信群里有学生询问昆虫相关问题时,他也会一一解答”。 

探索,是一种收获

2007年,云南独龙江受暴雨影响,公路多处塌方,交通中断。道路一经疏通,便能看到困在峡谷里的车辆陆陆续续撤出。突然出现一辆车,以稳重的速度向峡谷中中行驶。“我们一直特别想去,那里有我们要采集的新种”,刘星月回忆起这段经历,开心的笑了,“最后我们也采集到了”。公路仍然处于高危状态,落石就掉落在车辆的周围。由于暴雨,山里的饭店的食物已经被吃光,仅有的食物就是车上携带的方便面和饼干。油桶还洒了,浸泡了泡面。“我们那段时间吃的泡面都一股汽油味”。

老挝是一个热带雨林分布一个重要地方。刘星月已经基本踏遍这里的30多个省份。他第三次去老挝的时候,是去年元宵节,那时老挝正值旱季。南方森林里树的叶子全掉光了,土地龟裂、干涸,气温炎热。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却有着意想不到的收获。广翅目幼虫水生,泥蛉科昆虫更是只在白天活动。抱着试试的心态,刘星月布置了灯诱。突然,一只泥蛉飞到幕布上来,还是东洋区稀有的属。该属目前只有三个种,其中两个是刘星月描述的。这也是他采到的该属的第二头标本。

在追求学术的道路上,刘星月从未迟疑。这份对昆虫的热爱,对学术的坚定,无一不鼓舞和感动着刘星月的众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