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地道道老北京四合院敞开院门迎八方宾客
张老爷子在院里为游客讲述这座老院子的历史。
二百多年的木门,已斑斑驳驳;枝繁叶茂的香椿树,一人抱不过来;满院的石榴、海棠、竹子,少说几十种植物;还有磨砖对缝的墙、状若鱼鳞的瓦、精美的梅花石刻……一座地地道道的老北京四合院,一户普普通通的人家,每年却接待着来自五湖四海、国内国外的游客,数以万计。
“咱老北京的传统文化不能丢,要让更多人了解老北京的传统生活。”东城区安定门街道国盛胡同18号院,今年96岁高龄的张广之老人多年来向游客和街坊四邻敞开院门,把自家的四合院当成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一个小小窗口,笑迎中外游客到家来坐坐。
8月20日,记者来到鼓楼大街。在距离钟鼓楼750米的地方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国盛胡同18号院就坐落在这里。这所院子是一座始建于清朝的二进四合院,距今已有240余年的历史。现在居住着张广之老人四世同堂一大家子。
石阶之上是两扇朱红的大门,“这是五步台阶,当年是正一品的官员住宅才能这样修建。”张广之老人的四女儿张曼昊开门迎出来。
跟随她走进院落,一进门就是老北京传统的影壁墙,青砖雕花,再往里走,满院葱茏翠绿的花草,透着浓浓的老北京生活气息。
此时,正好3位来自墨西哥的游客也来参观,“在这里生活太棒了!”刚进门,一位游客便竖起了大拇指。张曼昊用简单的英语为游客介绍,“这是厢房、耳房,院子占地1000多平方米,总共有23间屋子……”为了更好地介绍老北京传统文化,张曼昊自学了英语、德语、俄语等多种语言,成了四合院的专职讲解员。
记者得知,在北京奥运之前,张广之老人家的这座院子就小有名气了。“有一天来了位外国人,说想进来看看,我们就让进来了。没想到他回到荷兰后,在自己的书里写了我家的院子,之后就有外国游客拿着书找上门来想参观,我父亲特别欢迎,说要让更多人了解北京、了解北京人的生活。”张曼昊说,如今张老爷子身体好的时候,也会亲自给客人们讲讲这座院子的历史。
为游客讲解老北京人的生活习俗,是她每天最重要的“任务”。看这3位墨西哥游客对院子里的植物感兴趣,张曼昊立刻讲解,老北京人爱图吉利,四合院种了二十余种植物,但种什么不种什么可大有讲究。“院里种了石榴树、海棠、枣树和葫芦,石榴象征着多子多福,海棠树寓意兄弟和睦,枣树吉祥,葫芦寓意福禄,老北京人种这些就图个吉利。”
穿过院子,记者跟随游客来到了位于四合院南面的书房。组合柜家具、剪纸、镂空门窗、黑白老电视、散落在桌面的黑白老照片……刚进屋,一股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为了给游客更好地讲解这座院子,张老爷子66岁的儿子张世宏手绘了四合院鸟瞰图,“四合院的布局很有讲究,这也反映了老北京的文化。”张世宏向游客介绍,四合院东南西北厢房住什么人都有严格的划分,因为北方属水,所以北面的厢房住长辈;东方属木,象征着栋梁之材,所以东厢房住男孩;西方属金,所以西厢房住女孩,寓意千金小姐;南方属火,南厢房用作书房。
四合院承载了老北京传统文化,张老爷子一家在四合院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呢?老北京人每天的生活怎么安排?平常怎么做饭?现在四合院住了几口人?……游客们的一个个问题,张氏兄妹一个个回答,这些答案还原了一个北京其乐融融、有着30余口人四世同堂大家庭的生活。
“每天都有很多散客来参观,到了旺季还有旅行团组织外国游客来院子里座谈。”张世宏告诉记者,从2007年10月至今,四合院已经接待了游客13万余人次,每年到这里参观的游人达两万余人次,其中外国游客过万人。春节、中秋这些传统节日更是游客的参观高峰期,其中不乏国内外的知名人士。2008年时,奥运冠军菲尔普斯和歌星莎拉·布莱曼都曾来这里做客、体验老北京生活。除了名人以外,更多的还是来自世界各地和全国各地想了解老北京文化的普通游客。
说着,张氏兄妹抱出来一大摞留言簿,足有十多本,上面每页都有游客留言,翻开来看,简直就是“全球语言汇编”,有英语、俄语、意大利语、日语、韩语……“还有很多外国孩子画的画,是给我们全家最珍贵的留念。”
张氏兄妹告诉记者,虽然四合院的租金和售价诱人,但他们不会把四合院租赁出去,他们打算将后花园的杂物尽快腾空,种上花草,逐步恢复四合院的原貌。这些年,为了修缮、保护这所院子,老张家的人也是费尽了心思,“这个院落已经240多年了,保存下来不容易,我们要好好保护、恢复它,因为四合院不仅是个院子,更是咱老北京的民俗文化遗产。”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