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八路抗战馆里再唱“八路好”  

09.07.2015  11:31

  “八路好,八路强,八路军打仗为哪桩?八路军打仗为老乡。日本鬼子欺负咱们八年整,八路军来帮助咱们打虎狼……八路好,八路强,八路军真是不平常,八路军老百姓鱼水一样,军民合作打东洋,建立一个新中国享安康!

  昨天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伟大胜利历史贡献》展览序厅里,面对着《血肉长城》巨型浮雕,91岁的秦兴汉挣开搀扶他的人之手,挺直腰板,左手打着拍子,再次唱起这首曲调欢快的抗战小调。

  他是一名八路文艺兵,年轻志高,随部队宣传抗战精神。当年,他都要唱着这首歌走村串镇,号召人们投身抗日,抵御外敌,保家卫国。

  一曲唱罢,老人意犹未尽,兴致高昂地再来一首。一首首抗战歌曲虽没有《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那么高的传唱度,但朗朗上口,吸引了不少参观者停下脚步,侧耳聆听。

  老人说:“我原在唐山念中学,后来参加革命当上了文艺兵。”弃笔从戎,原因简单——日语成了学校必修课,他学着憋屈。

  “抗战时候的歌曲都很生动。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编的小曲儿,歌词直白。比如一首动员人们参军的歌就唱‘你不当兵,他不当兵,我看你怎么活’。当年,这些白话歌非常受欢迎。

  战场上,抗战歌曲也是“”。1945年8月,解放山海关战役,秦兴汉所在部队遇到了苏军。由于语言不通,苏军一时没搞清八路的来头,摆开枪炮就要开火。秦兴汉和战友们赶紧唱起《国际歌》,双方立刻化“”为友。

  为了抗战,保护家人安全,老人放弃了本名。“兴汉的意思是希望中华民族可以兴旺兴盛。”如今,当年的美好愿望实现了。

  观看完展览,老人心潮澎湃,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当年的歌曲。新中国成立后,他曾担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长,参与了很多抗战展览的策划。他点评说:“这个展览突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同时将中国抗战置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背景下,突出表现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昨天,《伟大胜利历史贡献》举办专场,请来2684名抗战老战士、老同志及抗战将领遗属代表参观。白发苍苍的老者步履蹒跚,有些甚至坐着轮椅。接受采访时,他们都愿意称自己是老兵。

  一位曾经上阵杀敌的老兵站在留言簿前,轻声嘱咐搀扶着他的年轻志愿者,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时光,努力建设祖国。曾经在河北战场上与日寇拼过刺刀的老兵马寿生说:“看展览,第一是受教育,第二是怀念老战友。

  展览尾声设计了一个展示台,玻璃地板下摆放的都是抗战时期从日军手中缴获的物品,以枪支为主。几乎每一位老兵走到这里,都要走上台,驻足俯视。抗战馆相关负责人解释,这种展陈方式,一方面是展示我们掌握的日军侵华的铁证,另一方面也想表达压碎日本人侵略战争机器的意味。(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刘冕) 【编辑: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