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过得好 家人少烦恼
荤素搭配,老人们在托老所吃得开心。阎彤摄J124
托老所工作人员在帮老人梳头。
上月,本报曾就老旧社区居家养老存在五大难题,包括老小区里无电梯、无坡道、无托老所、无活动场所等进行了报道,引起不少读者的共鸣。有老人打来电话问:“这些难题是否有办法解决呢?”
虽然解决并不容易,但本报记者走访了一些社区,采访了业内专家,试图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样本。
样本
月坛街道的
尝试与突破
西城区月坛街道老旧社区多,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街道辖区内60岁以上的常住老人有38000多位,占常住人口30%以上,这一比例超过了全市的平均水平。
月坛街道曾委托第三方机构,专门对老人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这么多老人中,失能的约1000位左右,占比将近3%。其余的老人基本生活能够自理。结合这个调研结果,月坛街道做了一系列工作,在老旧社区养老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文化养老
老人社团有160多个
针对生活能自理的老人,月坛街道大力倡导“文化养老”服务理念。
分管老龄事务工作的月坛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松山介绍,月坛地区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中心城区,街道充分利用社区各类服务设施,吸引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增强老年人的归属感,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在我们街道各社区,老年人的活动场所是有保障的。”李松山说,街道各类老年人社团有160多个。“老年人的各种比赛也比较多,有时候我去参加各种老年人比赛开幕式都有点跑不过来。”在最近一次月坛街道的社区文体擂台赛上,以社区为参赛单位,共有舞蹈、合唱、健身操、老年模特四个比赛项目的77支队伍报名。
上门服务
打个电话
就有人陪同去医院看病
针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月坛街道采用了多种方式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68岁的刘大勇住在月坛街道汽北社区11号楼3层,这栋老楼建成已有60多年了,没有电梯。
7月3日,刘大爷的老伴想去看病,可由于老伴有软骨病,无法下楼。刘大爷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也没办法扶老伴下楼。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情急之下,刘大爷拨打了设在社区的日间照护中心的电话。
很快,日间照护中心的几名工作人员到场,帮着把刘大爷老伴抬下楼,然后陪着老人去医院看病。当然陪同看病是要收费的,10块钱一小时。
“收点费是应该的,我们和老人不住在一起,有他们在,帮了我们不少忙。有一次我妈在屋里摔倒了,还是他们赶来给扶起来的,这种突发情况人家是不要钱的。”刘大爷的子女说。除了陪同看病,这家日间照护中心还提供上门洗头、洗澡、盆浴、床上浴、前后阴冲洗、更换纸尿裤、管饲喂食等一系列服务。
社区托老所
老人白天送来晚上接走
在汽北社区,一家日间照护中心由月坛街道委托天津鹤童老年福利协会运营管理,也用作社区的托老所。
80多岁的张老太太儿女双全,都在身边,但每天清晨,张老太太会被送到这里。在她看来,这并非子女不孝。“孩子白天要上班,他们晚上一下班就来接我了。”在这里,张老太太能够获得更好的照料,社工的专业水平也是子女所不具备的。
这里提供的日间照护服务,既可以减轻工薪族的负担,又不会让子女们背上“不孝”的罪名,在国外这叫“喘息式服务”。老人在这里的一天,除了接受清洁卫生、餐饮等基本生活照护外,还安排肢体运动、影片欣赏、康复操等活动。
其实,入住这里的老人有时并不好伺候。一些老人比较“任性”。记者看到,有的老人一直不停地在唱歌,有的一声不吭,一不小心就会跑出养老院,这都需要工作人员仔细陪护。一位来接老人的女士透露,“我母亲有点糊涂了。放在这里,我心里踏实,要是她一个人在家我肯定不放心。”
根据老人身体等级不同,最便宜的48元一天,最贵的69元一天。办事处副主任李松山表示:“社区的托老所,主要收月坛地区的老人。日间照护的用房是我们街道租下来提供给养老机构的,一年租金48万元。”
社区养老院
老人已不需要排队
李松山还透露,月坛街道通过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多家机构的合作,辖区内已建成4家养老机构。另外还有一家正在施工,一家正在立项。“可以说,月坛地区的老人现在住养老院,已经不需要排队了。”
待解难题
大规模推广尚有难度
记者在月坛地区采访时,也注意到老楼无电梯等难题还没有解决。“这些问题不是单靠街道就能解决的,还涉及到楼房的产权单位等。”李松山说。
另外,也有专家提到,月坛街道的居家养老服务做得比较到位,跟背后雄厚的政府财政支撑是分不开的,其他区县可能没有西城区这样便利的条件。“当然,别的街道也可以发掘自身的潜力,比如把闲置的公房改成日间照护中心等。”
专家建议
三招破解
老旧社区
养老难题
北京化工大学的康越副教授调查发现,在北京市城六区,共有1582个1990年前建设的老旧社区,占到全市社区的一半以上。有居家养老意愿的老年人达到86.5%。她提出了三个办法解决老旧社区里的养老难题。
第一招:
调动各方力量
完善无障碍环境
一是要认真落实《北京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意见》,对符合条件的老旧社区,落实市、区两级财政经费,加快增设电梯。
二是要多渠道宣传为高龄、独居老人创建无障碍环境的必要性,积极引导市场研发适合老旧社区小空间的无障碍改造产品。
第二招:
重视预防和康复服务
提升服务站功能
良好的预防措施和康复条件,对于控制和缓解各种老年疾病、提升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尽快解决社区医疗服务站场地和医师资源配置不足的问题,积极探索服务新模式。一方面,通过为社区医疗服务站配置全科医生、增加老年人常用药品种类、开设社区医院双向转诊,方便老年人就医。另一方面,鼓励开展上门服务、预防讲座、康复服务,将服务和护理带进老年人的住所,控制和延缓高龄老人进入失能、半失能状态的速度。
第三招:
挖掘资源
解决配套设施不足问题
一是用好周边单位资源。老旧社区周边的单位资源较为丰富,政府应出台政策鼓励有老年活动场地的单位向附近居民开放。
二是充分利用剩余公房。1998年房改之后,虽然绝大多数公房产权已经私有,但是,在老旧社区中仍有部分房屋产权属于公房性质,可以积极探讨符合条件的此类房源再利用。
三是注重住宅改造与为老服务机构一体化的设计。一方面充分利用本市已列入改造计划的882栋简易楼,对有重建计划的简易楼应明确规定必须配套建设社区服务设施,如日间照料中心、医疗服务站、活动中心等。
本报记者 许前程 文并摄 J198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