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群力 志在风云

15.08.2017  20:10

今年汛期预报工作做得不错!”8月12日14时,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连线市气象局指导本轮降雨应对工作时,对今年汛期气象工作高度肯定。气象工作获得认可的背后,是一群人夜以继日的努力付出。在市局党组的领导和带领下,气象各岗位有序运转,众志成城,打赢了一场场紧张有序的仗。

北京的降雨由于其地形特点,经常“调皮”的在深夜出现。然而,久经沙场的预报员们早已摸清了降雨的“坏脾气”。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他们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集中全力应对每一次过程。

6月22日,汛期第一场强降雨来的比往年早些。“当天一共组织了9次会商”,当班首席熊亚军一早进入工作状态,组织全市区域会商,跟进预报。他的身后是气象台智囊团,此次过程中,气象台全体动员,紧盯天气变化。“台里一个值班组包括9名预报岗和2决策岗,11个人的团队紧密合作,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观测天气系统的变化上。”市气象台台长季崇萍透露。

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尤凤春、决策服务人员杨洁等同志为了第一时间发送雨情信息,常常一宿不能合眼。首席预报员翟亮、预报骨干何娜、荆浩、孙秀忠等同志还前往市交通委进行一线服务,而每个人12个小时轮岗后,还要返回市气象台参与值班,利用夜班调休的再到现场进行服务。

身为总预报技术负责人,首席预报员张迎新很多次过程中尽管不值班,也总是全程在会商室,对实况和最新预报了如指掌。同样经常出现在会商室的还有首席郭金兰,8月11日刚刚过去的降雨是她的班。在看到回波发展很快后,她一边快速分析着回波发展趋势,一边冷静地提醒值班员做好服务提示。

主抓预报业务工作的市气象台副台长付宗钰,亦是全程参与每场降雨应对。“她其实非常辛苦,除与预报员一起分析天气外,还要确保vip等业务系统时刻正常运转,每次降雨结束后还主抓预报复盘。”谈起付宗钰,季崇萍赞誉有加。其实她自己也是一样,在淋巴结发炎说话都很费劲时,依旧坚持到后半夜强降水结束才不舍地离开会商室去休息。当同事劝她回去休息时,她坚定的说道“气象台是我的‘主场’,我不能把其他预报员留在这里值守我一个人去休息。


今年6月到9月,气象服务中心在24小时值班的基础上,调整了“加强值班”,每天晚上增加一名值班人员,大家轮流坚守。“晚上只要一有事情,基本上就没得睡了。”行业科科长甘璐说,因为熬夜,这段时间大家的眼睛一直都是红的。

只要有重大天气,值班人员的手机总是时不时地发出响声,一条接一条的提示信息占满手机屏幕。在与排水、交通、供电等部门建立的微信群中,每当有重要天气过程,值班人员就会在群里开展跟踪服务,适时发布雨情预报。

一边是紧锣密鼓的服务,一边还要做好气象科普,7月6日中午,新媒体业务平台气氛热烈。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叶彩华和首席尤焕苓正在指导开展当日的腾讯“企鹅号”降雨直播。事实上,这已经是这个夏天以来的第五次直播了。“很多不参与值班的业务人员也都赶到局里参与直播和其他服务工作。”负责新媒体服务的尹炤寅说。此外,值班人员还要在百忙之中抽身前往北京交通台103.9解读天气。7月7日飑线天气影响北京,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李迅立即以专家身份进行科普讲解。

进入8月,气象服务的战场上依然安行疾斗,12日早晨,新一轮的强降雨就开始了,本该下班的张焕越专家主动留下与当天当班的李世明专家一起认真研究天气形势,深入讨论天气变化趋势及降水情况。这次降雨应对中,应急值守的叶彩华,顾不得另一边生病的爱人,在周末依旧坚守在岗位指导值班人员做好气象服务工作。

同在一个业务室的预警中心业务人员,也未有一刻停歇。每当雷电、暴雨、地质灾害等各类预警信号需要发布、升级、解除,他们都认真把关信号内容、发布对象,确保第一时间准确无误的发送到决策者手中。

气象影视节目作为深受老百姓喜爱的预报获取方式,除常规播出节目及每天6次直播节目外,汛期更是“十八般兵器”齐上场。截至目前,汛期里北京电视台《锐观察》、《北京您早》、《特别关注》以及中国气象频道《天气直播间》栏目总共进行了气象专家直播连线19次。

声像中心专家李焕安在汛期期间几乎是随时待岗,每次当遇到重要天气过程需要专家直播连线时他总能在第一时间来到制作机房,虽然对每次天气过程的各类气象数据、统计图表已经熟记于心,但凭着对工作的那份执着与责任心,他总会在专家直播连线前与制作、制图以及摄像人员进行多次沟通以确保直播节目的顺利播出,每次直播结束后经常能看到李焕安的双眼里布满了血丝……

在做好汛期气象服务的同时,声像中心的气象影视竞赛团队在日常工作之外加班加点、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节目竞赛的准备工作中。由于参赛节目中需要制作大量的动画内容,声像中心左娜同志几乎把单位变成了自己的家,加班熬夜已成了她的家常便饭;全红月同志作为天气预报类节目负责人在对参赛节目文稿以及节目的整体风格进行无数次推敲修改的同时还要照顾自己年迈的父亲;气象服务类主创人员孟环环在孩子发高烧时依然坚持到单位来与采访专家进行沟通;主持人张崇伟多次头顶烈日在户外进行出镜拍摄;声像中心主任符月华作为竞赛节目总负责人在录制各类参赛节目时几乎每次都亲临摄制现场进行统筹协调,创作团队每一次的通宵熬夜都能经常看到他的身影……


降雨来临时,枕戈待旦的还有14个区气象局的气象人员。他们任务繁重,观测、服务、预报、雨情上报等都要全面顾到。

保定的回波未来有可能东移北上影响我区,区气象台准备发布暴雨蓝色预警”,8月12日,房山区气象局副局长李艳早早来到区政府应急指挥中心,与区政府领导共同应急职守,向副区长于吉顺汇报天气发展情况。尽管家中有尚不足8个月大的女儿,但从这次降雨开始,李艳一直坚守在一线,单位成了她第二个“”。

海淀区气象局主管业务副局长刘文军也是这样一个以单位为家的人。“6.22”降雨中,他连续三天“驻扎”在气象台,期间一直没有回家,尽管总睡眠时间不足六小时,并不把工作的辛苦放在心上,只是见不到上幼儿园的儿子有些难熬。他只能抽空打开微信视频通话,和儿子聊上几句,儿子噘着嘴问“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呀?”,他只能笑笑说“天晴了,我就回去了。”伤感之余,他觉得这也是一件好事,从小给儿子看看一个人如何投入地工作,发挥自身价值,为社会服务。

为这场暴雨早早准备的还有朝阳区气象台副台长张子曰。6月21日在暴雨到来之前,他带领单位同志,加班加点及时完成了全区主要自动气象站的巡检任务。在得知晚上要到区防汛办进行应急值守后,他顾不得吃饭,匆忙赶到单位,就携带上移动设备跟随张沛刚局长到区防汛办进行应急值守。

8月3日晚,北京大兴雷电交加、大雨滂沱。雨情就是命令,面对不断攀升的降雨数据,区局局长李永成靠前指挥,及时向区里汇报情况。气象台值班员岳志忠及时上报雨情,跟进预报预警。22时,暴雨已经从蓝色连续升级到橙色预警,北臧村站点2小时降水已达110毫米。主管区长杨彦光与李永成局长连线了解后期形势,部署全区应对汛情、启动应急响应工作。由于此次提前向公众发布了预报预警,向区级各相关部门通报了实时雨情,暴雨中大兴安澜无恙。

身处基层,守土有责。像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在一次次降雨气象服务中,我们看到了区气象工作者在关键时刻的责任与担当,更感受到了他们行动的坚毅与果敢。

汛期,还有这么一群气象人,他们不在幕前,却一直默默在为一线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援。

观测是预报的基础,探空资料对强对流天气有重要的指示意义。这对承担全市高空观测的观象台高空科人员而言,深感责任重大。然而放球最怕的就是遇到恶劣天气。8月11日当晚,受雷雨影响,观测值班人员张天明和李德平第一次施放的气球,在未升到规定的500hPa时就遭受雷击,但他们并没有气馁,进行了多次尝试,确保了高空数据不缺失。

城市所副所长陈敏负责北京短临预报模式RMAPS(快速更新多尺度分析和预报系统)的系统研发。今年汛期,在她带领的团队的共同努力下,RMAPS其下的RMAPS-IN, RMAPS-ST和RMAPS-CHEM三个子系统正式通过中国气象局业务准入,直接应用于北京预报业务。

在7月6日的过程中,RMAPS-IN充分发挥了其精细化临近预报的特点。降水开始后,RMAPS-IN逐小时、逐2小时、逐3小时等时次的预报基本上与实况吻合,为当天市气象台每3小时一次的联合会商提供了重要的客观预报参考。与此同时,结合当天的内涝风险预警产品及积水点风险普查结果可以看出,城区降水在13时左右开始加大的同一时间,城市内涝积水预报模型已经预报出较明显的积水,主要范围集中在城区及西南地区。

每逢降雨,加密会商保障比平常要繁重些。信息中心运行保障科姚勇介绍,“除维护全局业务稳定运行外,降雨期间信息中心的同志24小时值守,确保市局与市防汛办、各区的视频连线24小时不间断。

为让奋战在业务一线的同志吃上一顿更可口的饭菜,机关服务中心主任白燕平不知花了多少心思。早点、夜宵、水果、稀饭,后勤保障团队总是准备的十分妥当。

还有很多不在预报核心岗位上的气象人,他们更像是幕后英雄,同样在为首都安澜默默奉献。在这个异常忙碌的汛期里,所有气象人为着同一个目标,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美诠释了“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气象精神。

(冯子晏 沈建红 叶芳璐 巩建波 赵玲慧 史辰 张薇 郑睿)


精准靶向预警 服务惠及百姓
— —从分区预警看北京气象现代化成效 今年入气象局
由我守护 换你安然——北京应对强降雨气象服务掠影
“我回家不安心,在这儿待着更踏实,你们别有太大压力,气象局
分区预警正面“迎战”雷阵雨天气
“8月8日13时32分延庆区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