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随心
18.06.2015 15:09
本文来源: 法院网
有人嗜辣,口中火辣灼烧的刺激能让他们的味觉火力全开,变态辣给他们带来的享受在旁人看来无异于一种自虐;有人恋甜,如饴丝滑般滋味能沁透心底激活多巴胺,帮助她们迅速从低落情绪中满血复活。有人追求体验,品尝美食定要有相宜的时间、浪漫的氛围、般配的菜式和一位“对的人”来分享;也有人专注于滋味,立志于背着行囊入乡随俗哪怕风餐露宿也要尝尽天下各色小吃。无论如何,美食对于我们而言早已超出了果腹的功能,它被烙上了风俗人情的印记,连接着珍贵的记忆片段,沁入了人们的情怀。
在模糊的记忆中,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时常拿着小板凳坐在厨房的灶台上看着父亲炒菜,不同食材被放入锅中,配合噼里啪啦的声响节奏,各种颜色在锅中翻腾跳跃。父亲偶尔还会像魔术师一样将锅盖盖上,若有其事般念念咒语给我看再把锅盖揭开,一阵香气扑鼻而来,我顾不得水气氤氲用鼻子凑上前闻,各种香味浑然一体。我的任务是充当大厨的助手,将各种调料递到他的手中,在菜肴出锅前父亲会用锅铲挑出一块送到我的嘴边,我用牙小心衔着,入口后一边吐着热气一边点头示意:“咸淡正好”,这道菜才算最终完成,这便是当时我与父亲之间经常开展的亲子课程了。不知为何,当时并没有考究的食材,没有精制的调料,但就是那些习以为常的滋味却深深嵌入我的记忆无法忘怀,多年来始终占据着美食排行榜的前几位。辣椒炒荷包蛋配上新鲜青蒜叶味道咸香,蛋白焦脆蛋黄却又凝如脂膏;虎皮辣椒软脆兼具口感甚佳,浓厚的汁水浸泡着米饭让人无法抵御;熏豆腐干炒五花肉是绝佳的搭配,猪油被吸出后的五花肉不再肥腻而豆腐干又滋味倍增。
在那个物资并不丰富的年代,很多食材却是绿色无公害的,它们来自于自家种的蔬菜、自家养的家禽、自家熏腌的食物。记得小时候我家门外就有个鸡圈,家里养了大大小小十来只鸡,我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鸡圈里去捡鸡蛋,为此也没少挨老母鸡的啄。离家不远的墙角边有一个猪圈,因为仅养过一头猪,所以它更像是一名家庭成员,我们每天都会风雨不改地去猪圈送食,那只小猪也会萌萌哒地趴在围栏上伸长脖子盼着我们。小猪渐渐长大到了出栏的时候,父母虽恋恋不舍但仍趁我午睡时将它卖给了生猪贩子,为此我曾大哭一场埋怨父母绝情,直到许久以后才知道父母当时养猪原是为了调研,去改变当时人们认为养猪不赚钱的错误观念。
爷爷奶奶家中有一块菜地,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种类最多的要数辣椒,青椒、红椒、彩椒以及绝不能偷吃的朝天椒,我会经常跟着爷爷奶奶去菜地浇水施肥,而我总是更喜欢直接给菜地提供“水分”和“肥料”。每当夏秋之际,我总会吵着要舅舅背着我去外公外婆家的葡萄架摘葡萄,我骑在舅舅的肩膀上指挥方向,用剪刀将一串串还打着霜的葡萄剪下,偶尔也将几颗葡萄直接放入口中,汁液顺着手臂流到舅舅的头发里,时常惹得我们一阵笑。
过年是我和小伙伴们最盼望的时刻,以爷爷奶奶为中心的大家庭十来口人一起相聚围在饭桌前守岁,父辈们轮流做东准备年夜饭,细伢子们也可以放下所有功课,尽情享受一起游戏的欢乐。扣肉和红薯团团是每次过年必不可少的角色,扣肉选择的是上好的带皮五花肉,提前一天用烧热的铁锅褪毛后,焯熟用黄酒腌制一夜,第二天将五花肉带皮一面放入滚热的油锅炸成金黄色,立即取出放入冷水使猪皮急剧冷缩,切开肉片夹入槟榔芋片撒上豆豉蒜瓣浇汁上屉蒸熟,出锅时在碗上倒扣盘子翻转才算完成“扣肉”的关键步骤。
红薯团团则是将用酒腌制后的红薯丝用面粉包裹后炸成的小团子,小伙伴们总是会守在厨房门口等着第一锅红薯团团出锅,拿在手上小心翼翼咬上一口,脆得吱吱作响,金黄色的红薯肉伴随着扑鼻的香味裸露出来。年夜饭中总要有一道特色菜,五花肉切成块状加油煸香至金黄色,胡萝卜切成滚刀段状翻炒,断生后将五花肉、油豆泡一起放入锅中,加入炖肉调料加水炖二十分钟,最后大火收汁。由于这道菜通常是在亲人团聚时才做,于是我们都默契地称之为“传统菜”,更是形成了亲人相聚必做“传统菜”的家庭传统。
多年后,我们这些细伢子陆续远离家乡天各一方,亲人们相聚变得弥足珍贵,但不论在哪个城市,重逢时总会准备一桌丰盛的家乡菜,将难忘的回忆寄托在共同熟悉的味道上,一时间仿佛时光倒流,又回到孩提时代。记得刚来北京时,我并不适应北方的饮食,家人就特地准备了一大罐剁辣椒让我解馋,我也学会在宿舍中腌一坛咸菜给饭菜提味,找找家乡菜的感觉。而每当夜晚饥肠辘辘的时候,脑海中总会冒出一些家乡的美食来,这时只有一碗杨裕兴碱水面或一盘农家小炒肉,才能帮助我解解对家乡的怀念。现在每年回家,我仍会替父母去摘辣椒、压豆腐、腌咸菜,而当我结束短暂假期再度踏上征程,家人们会总会往我的包里塞满各种熏肉、腊肠、剁椒等,有时我嫌包裹沉重悄悄拿出来却又被悄悄塞回去,父母总是希望让我把家乡的味道带走,满满的都是对儿女的牵挂,似乎也是在提醒我不管在哪里家人都在惦记着自己。
工作以后我突然变得很忙碌,每天下班后要从东五环穿越大半个城区回到西四环的家中,但下班后与媳妇总会先通一个电话:“今天想吃什么?我给你做。”等到夜幕降临,我走在楼道中就能闻到媳妇准备好的饭菜香味,这才卸下一天的疲累,享受一顿美味晚餐交换一天的话题,一起把饭菜吃个盘底见天,也觉得是忙碌之中小小幸福了。当我们品尝到什么好吃的东西,我们总会给对方打包带走一份,哪怕就是半口;她总是知道我的口味,会将最后一个鸡翅留给我,我也总会将鱼肉身上她最喜欢的部位夹给她。每当我们尝试一个新的菜式,总会抱着同样的期待守在锅前,夹一块给对方品尝后等待点评。每当我们吵架到难以收拾的时候,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我们也就默契地当作停战的信号,毕竟收拾好心情好好吃上每顿饭才是生活中重要的事情。
偶尔我们也会以打牙祭为名,尝试制作水煮鱼、盆盆虾、麻辣香锅等“横菜”,邀上三五好友一同分享。到了假期,吃海鲜大餐和烘焙甜品就成为我们闲暇时的消遣。清晨驾车到海鲜市场抢得最新鲜的海鲜食材,扇贝、鲍鱼、生蚝、海螺等好吃不贵,其关键在于食材的新鲜程度,烹饪方式则大道至简,多数海鲜只要做好清洗工作,蒸煮熟后直接蘸海鲜酱油和芥末吃即可,享受的就是这种带着海味的自然鲜。蒜蓉粉丝蒸扇贝是我们最爱的一道海鲜,扇贝洗净后垫上粉丝滴入酱汁后上屉大火蒸五分钟后撒上蒜蓉葱花,滚油一浇所有味道顿时都被激活。烘焙则正好相反,运用的主料不过鸡蛋、面粉、白糖、黄油、奶酪,但制作过程却不亚于一次化学实验,除了一台控温烤箱,还需要选配一整套专用工具,打发蛋清、搅拌混合、温度控制都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材料的配比必须严格遵循菜谱,稍有差池都有可能导致最终的失败,当然烘焙成功后的惊喜和享受也是其他菜式所无法替代的。戚风蛋糕属于入门级甜点,蛋黄与牛奶混合筛入低筋面粉,蛋白加入白糖打发,混合搅拌均匀倒入蛋糕模具,150度烤40分钟后即可成型,蜂窝般的结构和负有弹性的口感会让你难以割舍。蛋挞的制作稍显复杂,简单说就是面片与黄油片反复间隔折叠制作成千层酥,淡奶油、牛奶、砂糖、炼乳混合加热制成蛋挞液,用千层酥捏成蛋挞皮,装入蛋挞液配上黄桃或紫薯加热烘烤,虽然费精力和时间,但自制蛋挞的口感只能用“倍儿爽”来形容。
美食从来就不是一件奢侈品,也不是高大上的代名词,它一定是质朴的,无需珍稀的食材、繁杂的工艺、惊艳的卖相和高昂的成本,哪怕是一碗清水面条、一份油煎豆腐在有心的人眼中也能成为世间珍品。但美食又一定是精致的,它不仅需要时间的酝酿和温度的力量,也需要我们付出心思和想象,需要发现美食的眼光和享受生活的心境,美食之中融入了我们对家人的关心、惦记和浓浓的思念。因此,享用美食也不仅仅是一种味觉的满足,它连接着一段内心寻觅着的记忆,寄托着一份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表达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如《舌尖上的中国》中的片段: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个是情怀。 责任编辑:梅玉兰
本文来源: 法院网
18.06.2015 15:09
习近平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
值此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之际,法院网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儿童中心成立40周年 并向全国广大少年儿童致以节日的祝贺
习近平致信祝贺
中国儿童中心成立40周年强调法院网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40周年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40周年强调
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