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飞向陇原大地的种子

18.12.2014  01:48

      碧云天,黄叶地,又是一年金秋时。历经春夜喜雨的滋润,饱尝夏日骄阳的炙烤,龙江大地的山山岭岭,依然蓬勃旺盛的各种植物正汲取着山地之精华,孕育着生命的血脉。当风乍起、秋叶飘落,成熟的种子和着秋风的吟唱,纵情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期待与明年春天的约会。
      三十一年前的秋天,怀揣着探求知识的梦想,我迈入了中学的大门。记得有一天,学校团组织召开全体学生大会,号召同学们采集树种支援甘肃沙漠地区建设。要求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采集树种,每个人上交“笤条”种子半斤,多者不限。当时不知道为什么只要“笤条”种子,长大后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才知道。“笤条”学名胡枝子,为中生性落叶灌木,耐阴、耐寒、耐干旱、耐瘠薄,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大力发展胡枝子,对控制水土流失意义重大。接到采种任务的同学们利用星期天三五个人自由组合,相约上山采集种子。阳光灿烂的周日,我和两个要好的女生拿着布袋,一路向山中前行,山路崎岖不平,我们穿过森林,越过山冈,秋风在耳畔吹响,小鸟在天空鸣唱,山林里回荡着我们青春的笑声。我们到处寻找树种,遇到一片“笤条”树时,像是找到宝贝一样欢呼雀跃。 “笤条”大多长在地势稍微平缓的地带,也有的生长在乱石塘里,还有的生长在峭壁上,那时的我们真的不知道什么叫危险,什么叫害怕,也许这就是青春热血使然,也许这就是永恒记忆的源泉。
      如今四十岁以上的人大概都有过“采种支甘”的经历。据史料记载,1983年,胡耀邦同志在西北几省视察时提出,要求开展一项采集草种,支援甘肃的活动。根据这一要求,共青团中央召开全委扩大会,并与林业部、农牧渔业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青少年支援甘肃采集草种树种的通知》,决定在中国北方部分省市青少年中组织开展采种支甘活动。这项活动简便易行,具体明确,意义不仅在于支援甘肃,绿化祖国,同时也使青少年自身受到教育。亿万青少年热烈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化爱国之情为报国之举,踏遍青山,走向田野。1983年至1986年,在长达四年的“采种支甘”活动中,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先后被团中央授予“采种支甘”红旗单位、“绿化祖国、采种支甘”优胜单位,牡丹江林管局团委被团中央授予“青年义务采种先进单位”称号。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今朝,生态文明已是国家长远建设之计、和谐发展之要。年少的我们,也许还不曾懂得绿化祖国的深远意义,但我们却用稚嫩的双手为陇原大地播种了绿色的梦想。
      (黑龙江省大海林林业局党委办公室  刘春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