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陈晓晨等:果阿札记之逆风破浪

14.10.2016  20:18

10月13日,金砖经济论坛在印度果阿开幕。这是金砖峰会的配套活动之一,特点是政府官员和学者相互交流,是为“1.5轨”。同为发展中大国,面临相似的任务、相似的挑战,这让金砖国家的官员和学者之间多了一份惺惺相惜。一天的活动下来,用的最多的主语除了“金砖”,就是“我们”。

不过,毕竟金砖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与具体政策领域都存在较大差异,交流过程中也难免有各种磕碰。

今天的活动就遇到一位印度官员的发言。他先是说了一通中国经济下行、去产能的困难等,然后紧接着说俄罗斯面临能源价格疲软、汇率贬值窘境,然后是巴西面临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政治危机,然后是南非的社会问题那是一直就有的。话锋一转,说印度经济增长强劲,官方统计增速7.6%,实际上还是低估了呢,7.75%都是有的;而且,印度不仅GDP增速快,而且在金砖五国中最平等,最开放,最吸引外国投资。一句话,“风景印度独好”。

印度经济到底如何,统计数据如何,暂且不说。他说的部分金砖国家面临的问题,多少都还是存在的。尤其是巴西、南非和俄罗斯,近年来经济不振,连带加剧社会和政治矛盾。像巴西还发生了政府非正常更迭。因此,近几年来“金砖失色”被谈论得很多。笔者本人前几年就做过“金砖失色”的研究。

那么,如何客观看待“金砖失色”论?

一种简单的回答,就是金砖国家其实是中国+四国。各国之间的国情和经济周期并不相同。比如,中国和巴西并不存在共进退的关系。

不过,当我们继续追问,为什么金砖国家以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普遍发生经济增速放缓、资本流出等现象,我们就要追溯到全球或百宏观背景,尤其是美元周期。

回顾金砖国家的历史,2001年“金砖国家”概念刚刚提出之时,美国刚刚开启了弱势美元周期。在弱势美元下,美元大规模流出美国、流入新兴市场(“金砖国家”概念本身就是这个产物),中国、印度等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推进,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持续牛市,俄罗斯等资源优势国家得以重新崛起,新一轮的全球财富再分配构成了“金砖国家”崛起良好的外部机遇。这也解释了为何以高盛公司为代表的国际资本市场对“金砖国家”如此追捧。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西方国家显现出了结构性的缺陷,金砖机制也正式登上国际舞台。

然而,成也美元,败也美元。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货币政策不确定,加息预期乃至强势美元预期反复冲击市场心理。在此背景下,部分金砖国家出现了增长减速、货币贬值和经济疲软等现象。2015年以来,金砖各国经济增长都出现了波动与减速,一些国家的经济困境甚至引发了政治波动,一时间“金砖失色”等舆论流传。

此外,地缘政治风险与政治不确定性的增加也考验着金砖的成色。

自“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成为西方国家经济制裁与军事围堵的首要目标,在北约东扩和叙利亚问题上俄罗斯也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态势,加之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牛市的结束,俄罗斯可谓面临着21世纪以来最为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在大宗商品价格低迷形势下,加上巴西国内爆发的石油公司腐败案丑闻,巴西总统罗塞夫下台。南非经济困境的持续,导致长期执政的国大党支持率下降,国内不确定性加深。金砖国家中的巴西、俄罗斯和南非面临着资源依赖的“荷兰病”,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国家经济治理能力不足,这些都是金砖国家面临的内部挑战。

另外,金砖国家间合作深度与广度的不足,导致金砖机制尚不足以减缓金砖国家所受的冲击。也就是说,金砖的“”还太小,抵御风浪的能力弱。

台上还在不停地说,笔者决定离开会场出去透透气。

10月是果阿最好的季节。西南季风刚刚结束,东北信风尚未到来,是下海游泳的最好时节。

印度洋的东北信风又叫“贸易风”,把商人送到大海的另一岸,再借着季风回到故乡。

金砖国家面临的“”,就是美元和全球宏观经济周期。在金砖起锚的时期是顺风,如今是逆风航行。逆风更考验合作的紧密度,考验定力,看能否顶过考验,破浪前行,迎来金砖的下一波整体繁荣。

”不是仅仅等来的。面对种种挑战,金砖国家出路在何方?请看明天的果阿札记(三)。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国际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常玉迪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实习研究员)

原文链接:

[中国网]智库学者果阿札记(二):逆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