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长出租车言论引争议:网友偏颇OR部长任性
每年两会,走过人民大会堂红毯的部长们,总是舆论的焦点。今年,这焦点中的焦点,非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莫属。
有媒体计算,38分18秒的总时长,杨部长接受采访的时间在同行中位列前茅。不避热点、直截了当的开放姿态,更是让记者兴奋:
“永远不允许”私家车进入专车运营;
出租车行业数量管控“既要控制人又要控制车”;
“出租车行业是开放比较早的行业,不存在政府垄断”,司机的“份儿钱”“不能降”;
“专车有发展空间,但不意味着不控制”……
当然也得承认,杨部长的这些回答,总的来看在网上遭遇的“点赞”不多,“炮轰”倒是不少。
那么,杨部长的回答到底算不算“任性”,网友的“开炮”又是不是偏颇呢?
任不任性,偏不偏颇,光凭情绪不成,先得找准了评价的尺子。
总括而言,“开炮”者主要依据的是市场化标准,认为供需与价格应由市场决定,政府的手应该高高抬起。有不有道理呢?当然很有道理,只是也不尽然。
其实,无论是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更好发挥作用,都是手段,准确地讲,都是实现群众利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手段。因此,对于专车、出租车、黑车的评价也要亮出群众的观点,跳出市场与政府非此即彼的立场站队。这把尺子拿准了、拿稳了,权力的“任性”与否,自然会一目了然。
先看专车。所谓的专车由正规租赁公司依法运营、照章纳税,车辆属于企业所有,司机属于企业雇员。实践表明,这种专车与互联网结合的新模式,便捷了群众出行,略高一些的收费换来了服务的改进,满足了多层次需求,具有法治根基的生命力,谁也扼杀不了。政府对此的表态一以贯之,仍是“鼓励创新,规范管理”,仍然承认“有发展空间”。在这个问题上,杨部长和网友没有分歧。
再看出租车。主要争议有两点,一是存不存在政府垄断,二是“份儿钱”能不能降。这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果没有垄断,全部交给市场来调节、定价,也就没有“份儿钱”降不降的讨论,该交多少都由供需评判。说得更直白一点,只要还存在政府部门出来评论“份儿钱”能不能降的情况,就很难说垄断现象不存在了。事实也是,大部分城市出租车行业属准入经营,也即政府控制多家公司、每家公司控制多名司机,严格来讲是“半垄断状态”。也正因如此,政府对公司的盈利、司机的收入还是有连带责任的。
“半垄断”的现状,一方面让司机群体相对于公司议价能力较弱,另一方面也让打车乘客的选择空间较小,稳定有余但创新不足。“半垄断”的存在。也体现在现实中主管部门是“控”的多、“管”的少,虽然在出行的规模、供需的得失上反复权衡、不遗余力,但在出租车司机收入与福利问题上,却少有发声,在服务态度、绕路、议价等侵犯群众利益问题上,也少有作为。这才是群众不满“半垄断”模式、寄望于市场放开的根源所在。
群众的改革呼声高涨,当然是好事。但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过于急切的后果之一,便是由此放“黑车”一马,完全跟它站到了一边。
好比任何一家企业进入市场,哪怕零门槛、零首付,也必须先登记注册,成为合法主体,任何一部车辆进入运营,也都要依法登记,以便监管。去饭店吃坏了肚子,买衣服碰到残次品,是不是得有个说理的渠道?禁止私家车直接运营,就是担心不安全、不纳税、出了事没有说理的渠道。因此,打破垄断没有疑义,可也不能病急乱投医,天真地把“黑车”当成救世主。
综合评估,放开“上限”,给“专车”发展的空间,守住“下限”,不让“黑车”恣意地横行,公平地说,杨部长的表态其实至少可以拿到及格分。人们给出的评价之所以偏低,主要还是因为双方侧重点不同,换位思考的耐心不足。印象分的因素也不容小觑。
万事万物都有边界,市场和权力都不能“任性”。克制权力的冲动,也把市场恣意的欲望关进法治的笼子里,受益的才会是大多数。
免责声明:交通部长出租车言论引争议:网友偏颇OR部长任性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京城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 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 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京城在线联系 (QQ:1187215932),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