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疗法”治石山区生态顽疾

29.08.2015  11:10

  8月22日,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推进会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举行。作为我国岩溶地区石漠化危害程度最深、治理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文山自治州近年来下大力气治理石漠化和扶持石山区农民发展民生林业,采取的创新举措和取得的成绩引起各界关注。

 

  强化保障,向 地球癌症 亮剑

 

  “在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前,这片山上只见石头不见树,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外村的姑娘都不愿意嫁进来。”砚山县维摩乡长岭街行政村菠萝村小组组长王绍奇指着一处山头说,现在这山上长满了车桑子、核桃、柏树等各种林木,大一点的柏树已有碗口粗了。

 

  在文山,像维摩乡这样饱受石漠化危害之苦的乡村还有很多。文山自治州是我国典型的岩溶地区,岩溶面积占全州国土面积的53.4%,其中石漠化面积占岩溶面积的60.4%。石漠化被学术界称为“地球癌症”,它已成为岩溶地区最大的生态问题。在石漠化治理前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石漠化地区过度开垦、乱砍滥伐、乱放牧,加上边境一线长期遭受战争破坏和战后两次大面积扫雷行动,造成森林被毁、水土流失,使石漠化地区成为文山生态最恶劣、经济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贫困山区重复着“贫困-破坏生态-加剧贫困”的恶性循环。

 

  2008年国家启动石漠化治理试点工程后,文山自治州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总体思路,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步伐。文山成立州级和县(市)级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各级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切实加强对石漠化治理工作的领导、协调、推进和监督。

 

  为筹集充足资金扶持治理工程的顺利推进,文山通过整合多部门项目和资金整体推进实施的方式争取资金投入,对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实行专户存储和回补报账制,专账核算,确保资金专款专用。2010年以来,全州共整合林业、扶贫、水利等项目资金16.3亿元,在岩溶地区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工程竣工验收后,文山按照“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原则,把国家投资建设的公共基础设施工程移交乡镇相关站所管理,把属于当地群众直接受益的坡改梯、小水窖交由直接受益农户管理。文山自治州为移交工程编制资产清单,分项目制定工程管护措施,交由管护方认真执行,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产治结合,种下“绿色银行

 

  为遏制石漠化蔓延趋势,文山自治州在石漠化治理中从解决生态环境和农村群众烧柴、增收等现实问题入手,把石漠化治理与生态建设和特色林业产业发展有机结合。

 

  文山自治州因地制宜对荒山、石山、秃山进行综合治理。文山采取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的方式绿化荒山,已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119.95万亩、退耕还林工程149.1万亩。结合石漠化片区石多、土少、水缺、山秃的特点,文山自治州在石山区组织实施了油茶、核桃、桉树、草果、华盖木、红豆杉等科技示范林建设,并在特色经济林丰产栽培配套技术、良种选育和扩繁、石漠化地区树种选育及营林技术、滇东南岩溶山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实验示范、八角和草果丰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油茶低产林改造等石山区造林技术推广上取得较大突破。文山还大力发展沼气、节柴灶、太阳能热水器等清洁能源,同时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使“秃山”重新披上“绿装”。

 

  在推进石山区生态治理和技术攻坚的同时,文山竭力带动山区群众实现增收致富。文山自治州制定、完善了林业产业发展各项扶持政策,培育了25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和108家林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了380万亩木本油料基地,实现产值近10亿元。全州还建成了100万亩特色经济林和1270万亩木材加工原料林等林业特色产业基地,林药、林禽、林菌、林花、林下产品培植加工等林下经济产值达6.1亿元。2014年,文山自治州林业总产值达68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2933元。

 

  因地制宜,让石山焕发生机

 

  乱石旮旯地,牛都进不去,春耕一大坡,秋收几小箩——这曾是喀斯特岩溶地貌占75.4%的西畴县的真实写照。为摆脱生态困境,西畴县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坡改梯、建沼气池等措施,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整治,并支持村民发展经济林果和劳务输出产业提高收入。其中,江龙村在植树造林恢复生态的同时,积极发展经济林产业,栽种了柚子260亩、核桃268亩,全村年可创收150万余元。

 

  针对像西畴县这样石漠化集中连片、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文山自治州采取“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搭台子、平地铺毯子、入户建池子、村庄移位子”的“六子登科”方式进行生态治理。文山在山顶通过封山育林恢复森林植被,在山腰发展经济林促进农民增收,在山前缓坡炸石垒埂造地,在山间平地实施高产稳产农田建设,给农户建设沼气池改善生活条件,巩固治理成果。对丧失生存条件、生态环境极为恶劣的局部地区,文山采用“搬家种树办教育”的方式推进局部治理,对迁出地进行全面封山育林,降低石漠化速度。

 

  针对群众发展生产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的地区,文山自治州采取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模式进行特殊治理。砚山县海子边地区是典型的石漠化地区,为化解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砚山县引进天圣牧业公司,在海子边建立商品牛育肥基地,通过种草养畜扶持周边农户开展肉牛养殖,并主要承担商品牛集中育肥外销,以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砚山县扶持当地群众种植了1400亩核桃,成立了砚山县首家农民专业核桃种植合作社,目前核桃树已挂果。(A15)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