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时报:传承生态智慧 引领生态文明

25.09.2015  19:24

 

      《中华大典·林业典·林业思想与文化分典》主编林震

 

      中华民族自古不乏生态智慧。人类是从森林中走出来的,林业生态是我们祖先所处的主要生态环境。从最初的采集狩猎、构木为巢、钻燧取火,到后来的桃李桑梓、车船舟楫、亭台楼阁,林木为人类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衣食住行的便利。然而,古人也意识到,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应有限度,不应焚林而田、竭泽而渔,只有“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方能“不可胜用”。这种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朴素认识,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核心思想--“天人合一”的精华所在。

 

      《林业思想与文化分典》辑录了我国古籍中与林业有关的生态思想、管理哲学和生态文化等内容,分为“林业思想”“森林植物文化”“森林动物文化”“动植物图腾与神话”以及“山林游栖文化”5个总部。

 

 

      林业思想总部主要关注古人对森林生态、林业产业等问题的认识,下设天人和谐、森林功效、林业科技、林务管理4个主题,我们广泛搜集史料,撷取精华,以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传统林业思想的概况及发展过程。“天地变化,草木蕃”。花草树木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良好生境,也是反映“天人和谐”的晴雨表。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古人形成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朴素认识,并上升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高度,充分认识到森林的多重功效,形成和积累了丰富的林业科技和林务管理的思想。

 

      植物文化是生态文化的主要内容。我国古籍中有大量植物文化记载。本着宁缺毋滥、去粗取精的原则,我们将森林植物文化总部分设4个分部,即木文化部、花文化部、竹文化部和草文化部。木文化部主要辑录松、柏、槐、桐、杨柳、桃、李等传统文化中常见的树种文化资料。花文化部,收录中国古籍中有关梅、牡丹、菊、兰等十大名花文化的资料。竹文化部,收录有关竹类文化的资料,其经目又设总论、竹品、竹居、竹器、饮食、礼俗、绘画7个方面的内容。“总论”收录中国古籍有关竹文化总论性质的资料;“竹品”收录有关竹类植物品类形态方面的资料,也包含古人对其形态的欣赏和吟咏等类型的资料;“竹居”主要收录有关园林风景及竹制建筑文化方面的资料;“竹器”收录竹制器具文化方面的资料;“饮食”收录竹笋及其饮食文化方面的资料;“礼俗”主要收录有关礼仪风俗方面的竹文化资料;“绘画”收录以竹类植物为题材的绘画及其技法、品评等方面的资料。草文化部,收录古籍中大量记载的、有丰富文化符号意义的草类资料,主要为菖蒲、萱草、蓍草、茅草、芸草、豆蔻6种。

 

富有朝气的编纂团队

 

      森林动物文化总部主要收录中国古代典型森林动物方面的文献史料,除总论部外,分设虎、狐、鹿、猴、鹰、鹊等13种动物文化部。本部分所收材料凸显古人诗以言志、文以载道的传统,各部之中均设总论旁喻条目,除收录对该动物总体文化特征加以介绍概括的材料,还收录由此动物表象延伸而出的具备各种文化特征的资料。其他条目设置则为不同动物所代表的不同文化意境,如“通灵晓性”“雅洁寿情”“花语蝶舞”等。

 

      图腾与神话是先民们对自然界认识的一种反映,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动植物图腾与神话总部辑录了我国古代涉及动植物图腾与神话的典型史料,下设总论、麟、凤、龟、龙、木、草、禽、兽9个部。透过这些现象,能够清晰了解古人依托自然、崇敬自然的观念与行为。

 

      山林游栖文化总部包括山居文化和山林游观文化两个部分。山居文化部主要收录山林隐居的思想、观念、特征及其生活情形、经验和常识等,尤其是传统文化中独特的隐逸思想。山林游观文化部又分“帝王巡禅”和“文士游观”两个部分,从中可以理解古代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有关山林游观的思想观念、特点性状、制度风俗、神话传说等,以及在山林中进行的多种游憩活动。

 

 

紧张忙碌的资料普查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林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