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生态文明重要抓手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制度体系和保障措施。7日,发改委及财政部、环保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林业局五部委相关负责人深入解读《意见》。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实践到理论均取得积极成效,但总体上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突出表现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三个方面,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紧的约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短的短板。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说:“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出现的,而是跟发展方式、生活方式、发展理念、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所以解决也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意见》的出台对解决资源环境这个短板会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
绿色生产、绿色生活都是“绿色化”的基本内涵
此次《意见》相比以前有什么特点?“站得高,落得实。”张勇这样认为,“站得高”指《意见》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综合性和系统性,为生态文明建设描绘了宏伟蓝图;“落得实”主要指《意见》有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意见》通篇贯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基本理念。只要切实落实好这些要求,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就一定能把生态文明建设蓝图逐渐变为现实。”张勇说。
《意见》中“绿色”这个词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司长何炳光说,“‘绿色化’至少有两方面特色”,一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意见》通篇贯穿着“绿色化”的主线,把“绿色化”作为实现生态文明目标的一个重要抓手;二是动静结合、有机结合,“动”是指经济绿色化是一个动态过程,“静”就是我们最后享受绿水青山的结果。“绿色化”就是要用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此外,何炳光表示,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等都是“绿色化”的基本内涵。
让生态保护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
《意见》要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并严格执行。如何让生态保护红线成为不可逾越的雷池?
环保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庄国泰表示,生态保护红线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了三个方面:环境质量的底线、资源利用的上限、生态功能的基线。严格管控生态保护红线,有五个环节非常重要:
要保证生态红线能落地。越细越好,能到乡镇更好,落到1:50000的图上最好;要制定负面清单。在红线划定的区域里要严格管控,不同的功能区里对限定对象、限定要求不同;要明确责任。中央部委之间有责任,各级政府、省、市、县甚至乡镇都有相应的管理管控责任要求;建立有效管控平台;严格责任,奖惩分明。
《意见》提到“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如何健全?财政部经建司副司长孙志表示,生态补偿存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的补偿机制建设,要使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
孙志介绍,横向补偿方面,财政部和环保部在新安江流域进行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纵向方面主要是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给予转移支付,重点生态功能区很多属于限制开发或者禁止开发区域,这几年增加了对这方面的转移支付资金。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起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补偿机制。
《意见》明确提出要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董祚继表示,划定城市开发边界至少有三重意义:促进城市转型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节约用地和保护耕地;尽可能地把山水自然这样一些自然本底守住。
“划定城镇开发边界,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优化城市空间开发格局,做好与现行规划的衔接。”董祚继说,去年7月国土资源部会同住建部挑选了14个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进行了首期试验,下一步,国土资源部将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争取划定全国600多个城市开发边界,并严格管理。
“十三五”再治理1000万公顷沙化土地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最后一年,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如何,“十三五”怎么规划?
张勇介绍,2014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8%,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十二五”目标为下降16%,前四年累计下降了13.4%,完成了五年目标进度的82.5%,赶上了时间进度要求。今年的目标是下降3.1%以上,一季度数据同比下降了5.6%,完成今年的目标还是相对比较乐观的。张勇表示,发改委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好《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行动方案》各项任务部署,要确保完成且争取超额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
对于“十三五”节能减排目标,张勇表示,“十三五”节能目标、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以及政策措施,将综合考虑落实能源消费革命要求,确保完成对外承诺。
关于防沙治沙情况,国家林业局计财司副司长张艳红介绍,我国沙化土地共173万平方公里,可治理沙化土地为53万平方公里。“十一五”期间,我国已经治理1400多万公顷,“十二五”期间预计治理1000万公顷,“十三五”还将再治理1000万公顷。到2020年就能够完成预定目标,完成我国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积一半以上。
张艳红介绍,对于防沙治沙,我国采取了多项治理措施:一是开展三北防护林工程,最大限度提高三北地区的林草植被的覆盖率和林草质量,提高防风固沙的能力;二是开展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提高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的能力。
此外,从2013年开始,针对有些地区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又没有资金或者能力开展沙尘治理,国家林业局开展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措施。“下一步,国家林业局将通过试点,扩大封禁保护的范围。同时在‘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执行以上几项措施,提高防风固沙、治理沙漠的能力。”张艳红说。(记者 寇江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