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沛民在《中国高等教育》发表署名文章《继承弘扬延安精神 坚守为党育人使命》
本网讯 4月18日,党委书记姜沛民在《中国高等教育》上发表署名文章《继承弘扬延安精神 坚守为党育人使命》,论述我校拥有深厚的红色基因,延安时期形成的科学报国、为党育人的办学宗旨是农大人始终坚守的发展方向,扎根大地、实践育人的办学模式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探索,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优良作风是激励农大人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全文如下:
继承弘扬延安精神 坚守为党育人使命
姜沛民
[摘 要] 中国农业大学拥有深厚的红色基因,延安时期形成的科学报国、为党育人的办学宗旨是农大人始终坚守的发展方向,扎根大地、实践育人的办学模式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探索,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优良作风是激励农大人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 延安精神;红色基因;涉农高校
中国农业大学拥有深厚的红色基因,在长期办学的历程中,深深打上了革命的烙印。早在1919年,学校就作为参加“五四”运动的12所院校之一,始终站在运动前列。1924年,学校就成立了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里,曾任学校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的乐天宇同志,辗转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参加创办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后改为农业系),成为解放区培养农业专门人才和进行农业科学研究的开端,也成为今天中国农业大学的重要源头之一。农大师生始终保持着共赴国难、民族救亡的一腔热血,教民稼穡,救亡图存,科学报国,为党育人,走过了激情燃烧的岁月,书写了光荣骄傲的历史,奠定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延安精神已经融入学校的血脉,成为支撑学校发展的文化底色和精神支柱。这是新时代激励广大教师坚守初心、立德树人的力量源泉,也是学校发展历程中最值得珍惜的精神财富。
延安时期形成的科学报国、为党育人的办学宗旨是农大人始终坚守的 发展方向
大学作为孕育思想、传播理论、传承文明、塑造价值的地方,本质上属于上层建筑、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属于思想文化阵地,因而大学必然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政治立场和政治功能。高等教育是一种社会存在,不同社会制度决定着不同教育目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回顾中国的近现代史,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都离不开一批高校的孕育、传播和参与;从革命、建设、改革到今天的新时代,每到生死与共的关键时期、每逢国家民族的重大关口、甚至每项重大建设成就,都能看到大学的身影,看到广大师生同人民一起开拓、同祖国一起奋进,都能体会到大学的重要贡献和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大学也在服务党的事业、服务祖国、服务人民中不断发展壮大,不断走向更高的水平,不断赢得社会的公认和世界的赞誉。
为党服务、为党育人,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使命。延安办学时期,正是从抗战的急迫需要和边区建设的战略需求出发,延安自然科学院应运而生。正是响应毛主席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急中央之所急,正在筹划创建生物系的乐天宇同志,在1940年6月14日至7月30日,主持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翻山越岭,沿途步行,遍及15个县,采集重要标本2000余件,并详细写了考察报告,阐述了边区森林资源和可垦荒地的情况,提出了开恳南泥湾,以增产粮食的建议,引起了党中央重视。当年,生物系师生又先后两次陪同领导同志赴南泥湾进行实际考察。这样“三下南泥湾”,为中央决策开发南泥湾提供了科学技术依据,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南泥湾开发,为把昔日的南泥湾变成“陕北的好江南”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一批农大老专家连年征战西藏、西北、东北等边疆农牧业科技攻关,在全国各地推广小麦、玉米新品种,带动广大师生奋力向科学进军。1973年以来,几代师生扎根河北曲周盐碱最严重的“老碱窝”,开始了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综合治理研究,接续奋斗47年,使千年盐碱滩变为大美米粮川,谱写了与延安精神一脉相承,科学报国、感天动地的“曲周精神”。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发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动员令,中国农业大学更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的重大责任和使命,聚焦特色农业发展、精准扶贫项目和人才队伍培养。
延安时期所形成的扎根大地、实践育人的办学模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探索
在延安自然科学院时期,作为农大前身的生物系(农业系)师生就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紧紧围绕当时边区老百姓生产生活之所需,无论品种改良、优化栽培、防治病虫害,还是推广技术、培养人才,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创造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历史奇迹,有力地支持和服务了边区的农林牧业生产发展及边区军民的大生产运动。
自1939年至1946年,我们党领导下的农业教学科研育人实践活动在延安全面展开。徐特立、艾思奇同志等都曾来生物系授课、指导,一直主张和积极倡导把教学、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农大办学中逐步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和“教育、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办学传统。特别是立足实地考察,重视实践教学,大力开展科研,勇于教学革新,进行了生动鲜活的教育改革探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从实际出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原则,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成为中国农大之后优良办学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学校广大师生深入农村,扎根基层,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研究做在农村生产生活第一线。学校继承发扬了延安时期办学的好传统、好作风,无论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后,每年组织广大师生走岀校门、走村串户、踏遍青山、深入乡土,自觉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近年来,先后在全国25个省区建立了 127个“科技小院”,培训农民20多万人次,带动全国2000多万农民的粮食增产和减肥增效。牵头发起“乡村稼穡情.振兴中国梦,全国农科学子聚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联合全国50多家涉农高校,组织上万名师生助力乡村振兴。
延安时期所形成的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优良作风一直是激励农大人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延安精神的精华所在。回望当年延安办学,师生们的学习生活十分艰苦。在生物系的驻地杜甫川,师生们在山坡上打造土窑洞,露天上大课,早上洗脸共用一河水,冬天御寒一齐捡木炭。大家欢歌笑语,以苦为乐,畅想建设“新中国的大农场”。抗日战争胜利后,延安自然科学院农业系师生转移到晋冀鲁豫边区,几乎白手起家筹建和成立了北方大学农学院,一度在山西、河北、山东、平原(河南)、北京等省市30多个县区办学,先后发展起20多个糖业工作站、20个制糖厂,18个兽医院、30多处兽医站。
学校创办了解放区第一所森林专科学校,建立农业研究室,基本形成比较完备的本科、专科、预科的教学体系。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后,农学院师生星夜兼程、行军八百里,到河北石家庄创建华北大学农学院,并于1949年9月和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致力于为新中国建设培养高级农业人才。
进入“双一流”建设的新征程,中国农业大学也始终秉承延安时期的奋斗精神和勤俭办学的传统。学校坚持以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目标,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形成了“三农情怀教育、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新兴前沿知识学习”三位一体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始终坚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学校发展融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延安精神始终是激励我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不竭动力。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中,对全国涉农高校为新中国“三农”事业发展所作岀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对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作出重大判断,对涉农高校办学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后,我们要不断继承弘扬延安精神,牢记立德树人的办学初心,牢记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牢记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责任,把准时代脉搏,以理想激荡理想,以情怀塑造情怀,以担当传承担当,高举旗帜,勇担使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高等教育》2021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