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经典调研线路”让“现场”成了“秀场”

19.12.2017  09:55
原标题:

  真调研,必定是问题导向的调研,必定是倾听群众呼声、感受群众疾苦、总结群众经验、吸取群众智慧的调研

  日前,一位基层干部聊起他亲历的“全县总动员”。周末,上级通知要来随机调研行政村,县里高度紧张,层层通知,做好万全准备。“上头名义‘不让陪’,却事先打了招呼,陪的人是没有,可上到县委书记,下到村干部都‘原地值班待命’;出发点是‘随机’,却又划定了‘范围’,反而折腾了基层干部与群众。这恐怕是调研组同志想不到的吧。”

  “调研组同志想不到”的,值得深思警醒,其背后恰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相互交织、相互助推。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给全党再次敲响警钟。党的十八大以来,激浊扬清,调研新风劲吹。领导下基层调研勤了,“不打招呼”“不受招待”多了,群众看在眼里,基层喜在心上。但是,调研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现象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还换上了新马甲、出现了新形式。

  最为典型的是,有的地方和单位打造“经典调研线路”,无论什么调研主题,都用同一条路线、同一批对象来对付。上级抵达“被安排”的调研点,翻阅的是“补充完善”的材料,听到的是“反复斟酌”的汇报,看到的是“精心布置”的场景,见到的是“严格挑选”的群众,结果“现场”成了“秀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指出的,“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大伙演、领导看”的走秀式调研必须要下大力气加以整治。

  很多时候,问题在下面,源头在上面。有些领导调研方式单一、时间短促,无外乎座谈了解、走马观花,像彗星划过,来时队伍长、走时一溜烟,因而作秀就有了施展空间;有些领导为了调研而调研,没有揣着问题下去,没有带着感情深入,所以才会漫无目的,即便坐在院坝里,也只是打两句哈哈,就算发现下面走过场,也不会当场点破,甘愿被牵着鼻子走,变成配合演戏的角儿。说到底,是因为这些领导干部把调研当作应付任务,而不是科学决策、防止失误的工作方法,更不用说会把调研视作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

  当然,一个巴掌拍不响。想起上世纪60年代,周恩来到河北武安县伯延公社调研“大锅饭”问题。公社主任郭凤林弄虚作假、粉饰太平,还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为了革命老区的颜面。”今天,不少地方领导身上还有“郭凤林的影子”。一旦把上级调研看作变相检查,更有过之而无不及,考虑的已不是地方颜面,而是个人前途,所以就热衷于全程陪同“防岔子”、欺心诳上“造盆景”。这些干部不是看不到问题,却报喜不报忧,丢了实事求是的原则,表面是作风问题,实质是党性出了问题。

  什么时候全党上下盛行“真调研”,党的决策就符合实际,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被调研”冒头,领导判断就会脱离群众愿望,甚至造成决策失误,使党的事业蒙受损失。何为真调研,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做了示范。1985年,习仲勋来到江西兴国县调查,在该县一户安排好的农家,他对当地陪同视察的同志说:“你们事先安排好了让我看的,我不看!”不仅是良好家风的影响,更是优良传统的传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基层考察调研51次、累计152天,纵横跨越整个中国。行,每到最偏远最困难之地;访,强调进村入户“访真贫”;聊的是家常,牵出的却是时刻关切的大事;问得细想得深,蕴藏的都是治国理政的绣花功夫。这启示我们,真调研,必定是问题导向的调研,必定是倾听群众呼声、感受群众疾苦、总结群众经验、吸取群众智慧的调研。

  克服调研不良作风,避免“现场”成“秀场”,不可能一蹴而就。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是驰而不息纠正“四风”的发令枪。落实调研天数的刚性要求,制度化不招呼、零陪同、一竿子插到底的好风气,与时俱进创新调研方法……调查研究才能以“十月怀胎”之势,促成解决问题的“一朝分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谋事之基、拓展成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