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2016级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纪实

12.09.2016  13:34

9月9日清晨,中国人民大学2016级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现场迎来了第一批新的面孔。学校在开学前进行了精心的部署,制定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资助帮扶工作方案,延伸资助工作的空间和时间,力求在入学学生资助工作中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多层次、重实效;强基础、促发展”。秉承着“立体资助”、“成长资助”的理念,中国人民大学绿色通道贫困新生帮扶项目凭借其一站式服务、志愿者引导、快捷高效的流程为贫困新生带来了极大便利,受到入学贫困新生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精细管理  提前筹备摸查情况

人民大学的资助工作一直坚持有延伸、重交流、提前筹备、多位一体。今年暑假,学校开展了第十九期“人大使者家乡行”活动,共有近200名“人大使者”回家乡开展活动。对于家庭经济确有困难的新生,“人大小使者”代表学校为其发放“临时困难补助”和“入校交通补贴”。

鲜活生动的例子处处皆是。8月15日晚,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播出的《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了人民大学2016级新生万树林同学的家庭经济情况,并号召社会大众捐助,帮助他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节目播出后,学校立即与他取得了联系,送去1000元的路费,帮助他解读学校相关的学生资助政策,并将其纳入绿色通道帮扶对象之中,助他无忧求学。

今年8月20日—9月8日,人民大学开通“资助工作热线”电话两部,接受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咨询。同时,学校制定“资助突发事件”预案,快速介入帮扶新生。新生在入学以后,学校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全面摸底,了解家庭状况,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形成数据库,便于今后学生资助工作的有效管理与开展。

物质保障  助力梦想扬帆起航

为了尽最大可能保障贫困新生顺利入学,减少其经济和生活压力,中国人民大学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帮扶项目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根据不同需求制定多种帮扶方案,不断拓展资助渠道、提高补助金额、优化援助政策,努力推动资助方式多样化、灵活化、人性化,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多元化的资助体系。其中,最具特色和亮点的便是绿色通道为各位贫困新生准备的价值近2000元的学习生活用品大礼包,包含卧具、自行车、书包、U盘、餐卡、电话充值卡、校内超市学习生活用品购物券、学生平安综合险和免除军训费、体检费等,全面满足了贫困新生初入学校学习生活上的物质需求。此外,学校还设立了新生奖励性贷学金,额度为每人2000元人民币,以现金形式发放给有需要的同学,为贫困新生提供充足的“零用钱”,帮助贫困新生解决初入学的生活困难。

在建立完善资助体系的同时,中国人民大学还在不断提升绿色通道帮扶项目的运行效率和项目资金精准帮扶的程度。为此,学校学生处、财务处、学院等部门单位多方联动、一体化运行、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帮扶,广大贫困新生只需凭借一张“绿色通道速通卡”便可享受全程贴心服务。该卡涵盖绿色通道各个项目,使用快捷高效,真正实现了“一卡在手,畅行人大”的目标,极大地便利了各贫困新生的学习和生活。截至9月9日入学报到当天,学校共为257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了绿色通道手续。

精神关怀  呵护心灵茁壮成长

除了坚实的物质保障之外,中国人民大学绿色通道项目还有其独具特色的精神关怀和人文关怀。把每一个入学贫困新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悉心照料,仔细呵护,是绿色通道一直以来笃行的理念和原则。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自强社、雁行人大和迎新志愿者在绿色通道现场迎接新生,为贫困新生发放《新生入学关怀计划》手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编资助刊物《弄潮》和我校优秀学生的励志成长书籍。此外,学校还在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现场设置“心理健康加油站”,安排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学生朋辈心理咨询师为同学们开展关于大学学习生活适应性的辅导;设置“灾区新生服务站”服务受灾新生,了解学生家庭受灾情况,及时讲解学校有关资助政策,并为该类学生提供“受灾学生临时困难补助”;设置“励志成才加油站”,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骨干为新生讲解学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的各类活动,并邀请学生加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

正是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关怀,在每一个入学贫困新生心中立起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使他们变得更加自信、自强、乐观、积极,也正是这种关怀,给每一个入学的贫困新生营造出了温馨美好的大学印象和大学初体验,让他们在爱与温暖中茁壮成长。

领导重视  推动项目不断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绿色通道贫困新生帮扶项目自施行以来便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9月9日迎新日上午,学校党委书记靳诺、校长刘伟、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付来、副校长洪大用等校领导在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先后来到绿色通道工作现场,关切询问绿色通道报到的开展情况,并与在场师生和工作人员亲切交流。

靳诺书记一行来到绿色通道迎新区,详细询问入学手续办理、资助项目的申请流程等事项。适逢一名来自新疆昌吉的哈萨克族学生前来报到,靳诺书记亲切询问其开学准备情况和家庭状况,并代表学校送上了学习和生活用品大礼包,鼓励新同学努力学习,艰苦奋斗,规划好大学生活。

刘伟校长在绿色通道迎新区认真查看资助项目的申请流程,并对志愿者们的工作表示肯定。他指出,要坚持不懈地做好学生资助工作,使每一名有实际困难的学生都能及时得到帮助,健康快乐成长。刘伟校长关切地询问了万树林同学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亲自为他送上了一辆自行车,鼓励他不怕困难、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收获成长。

成长资助 合力培养厚重人才

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在新生报到入学后,会分别整理新疆籍、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通讯录并发送给学生,支持各少数民族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学校每年都将对该类学生群体提供特殊资助,比如发放手机、充值卡等,在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同时,提升该类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群体团结。在新生入学后,学校即通过少数民族学生社团开展传播少数民族文化、庆祝民族节日和各类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综合技能的活动,如“中国人民大学藏族文化节”“古尔邦节庆祝活动”“藏历新年庆祝活动”“藏族学生藏语学习课”等。

学校积极探索资助育人工作新模式,在经济资助的基础上,在全国高校中较早提出“成长资助”理念,将侧重点放在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上,为学生提供多途径成才方式,并以学生兴趣为导向,跨越学科,设计了涵盖学业辅导、朋辈支持、实践研究、公益服务、社会实践和出国(出境)交流的培养框架,推出了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设立专项资金,优先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参与项目。截止到目前,学校陆续推出了12个项目,帮助学生完成从“格物致知”到“知行合一”衔接。

薪火相传  延续温情照亮前路

在绿色通道现场,许多身披绿色绶带的绿色通道志愿者为同学们解答疑惑,提供校内生活信息,帮助受助新生完成绿色通道的各项流程,其中还有不少同学在暑期作为绿色通道的志愿者接听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咨询电话。为更好地服务新生,他们有些人凌晨3点多就已起床,开始为绿色通道的工作忙碌。在烈日炎炎的明德广场上,他们要坚守一天,但脸上依然洋溢着笑容,充满激情地忙碌着。相信在这群人的坚持下,中国人民大学绿色通道贫困新生帮扶项目背后的大爱和理念将会延续和传承下去,为越来越多需要帮助的学生点亮路上的明灯,指引梦想前行。

中国人民大学坚持“全方位关心、多元化资助、分层次实施、保重点对象”的工作思路,已按照教育部和学校要求建立了包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资助帮扶在内的完整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工作目标。今后,学校还将不断创新资助工作形式,努力延伸资助工作的时间空间,为人民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全面保障。

(文/学生工作通讯社 高廷璧 李延平 王叶伟 图/学生工作通讯社 黄骏儒 图片与视频中心 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