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政策“红包”盘点:百姓买套房契税省几万

29.02.2016  07:38
原标题:

  制图:李姿阅

  进入2016年,国家在很多领域推出了稳增长、惠民生的政策“红包”,给百姓日常生活和企业经营发展带来不小的变化。房贷好消息频传,购房首付款比例降低,公积金存款收益增加;保险业深化费率改革,产品和服务的价格降了,种类多了;企业发展更有动力,税收负担减少,普遍降费力度加大……

  本期我们聚焦住房、保险、税费等领域的开年政策“红包”,晒一晒这些分量较足的“红包”将让老百姓和企业获得哪些实实在在的福利。

  ——编者

   首付比例降低,契税、营业税优惠,公积金存款收益增加

  买一套房,契税省了3万元

  本报记者 王观

  “购买首套房首付20%就行了,这无疑是给房贷族发了个大红包啊!”近期房贷政策的调整,让贵州省贵阳市某银行职员王莉感觉在当地买房的好时候到了。

  2013年,毕业两年多的王莉打算购买一套房子,但那时首付款比例还是30%。买一套150万元的房子,首付款交了45万元,但要是按现在这个政策,30万元就够了。“首付交多少,对于能否买房至关重要,当然还是少交点好!”王莉说。

  好消息不止一桩,还有房地产契税的调整: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

  以购买面积150平方米、总价200万元的房屋为例,按照以往首付比例25%、契税3%的标准,需缴纳首付50万元、契税6万元,但按照新政策,如符合各项政策要求,可以享受到首付比例20%、契税1.5%的优惠政策,也就是只需付首付40万元、契税3万元。

  “对于首次购房的‘刚需族’,最大的好处是省钱。”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战略室负责人杨驰分析,加上2014年以来人民银行先后6次降息,5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从6.55%下降到4.9%,目前房贷利率已处于历史低点,老百姓购房的利息负担大大减轻。

  即使是像王莉一样没有赶上首套房首付低的“红包”,有二套房购买需求的居民也有自己的福利。此次除了首套房首付比例的调整,在非限购城市,对于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最低首付款比例也调整为不低于30%。对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2%的税率征收契税。

  若是想要卖房的居民,应关注此次营业税调整的通知: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此次调整主要是取消了对非普通住宅交易获得优惠的限制,而在此前,针对大户型、高价、别墅等非普通住房,满2年也要缴纳差额营业税。

  值得注意的是,“北上广深”暂不实施通知规定的第二套改善性住房契税优惠政策和营业税优惠政策,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仍按现行规定执行。

  对于目前既没购房需要也不想卖房的人,住房公积金的调整就是一件好事:从2月21日起,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存款利率,已调整为统一按1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即1.5%执行。

  以月缴存1000元的职工为例,单位每月为其支付1000元公积金,一年内个人和单位将共缴付24000元。在政策调整前,当年归集的按活期存款0.35%利率计算为84元,上年结转的按3个月定期存款1.10%的利率计算为264元,而调整后得到的利息是360元。可以看出,调整后当年缴存的公积金收益率提高4倍多,上年转结余额的收益率提高超过30%。

  尽管从绝对数看,公积金存款的收益并不高,但职工以12000元的缴付成本得到360元的利息,相当于3%的年化收益率,而且以后还能用作购房款。

  杨驰认为,总的来讲,此次降低房贷首付比例和调整房地产契税、营业税,对于今年房地产去库存、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鼓励农民工进城购房将起到积极作用;提高公积金存款利率,能够让公积金增值收益更好地惠及缴存人,提高缴存积极性。

   公积金贷款与商业贷款的区别(链接)

  公积金贷款是按规定缴存住房公积金一定期限以上的在职职工,为购建住房或翻建、大修自有住房资金不足时,即可申请公积金贷款。如果要公积金贷款买首套房和二套房,就要按照当地的贷款准则,各个城市政策不同。

  个人住房商业性贷款是银行用其信贷资金所发放的自营性贷款。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购买本市城镇自住住房时,以其所购买的产权住房(或银行认可的其他担保方式)为抵押,作为偿还贷款的保证而向银行申请的住房商业性贷款。

  (柴金)

   人身险预定利率上限放开,738个农险产品全面升级

  农险降价,健康险有“补贴”

  本报记者 曲哲涵

  保险业持续深化费率市场化改革,保险产品和服务性价比不断提升,渐渐从少数人消费的“奢侈品”变成普通百姓关注的“必需品”。今年,保险业捧出3个热气腾腾、个大量足的“惠民红包”,值得消费者期待:

  ——彻底放开人身险预定利率上限管制,分红险有望降价15%。

  继“普通型、万能型”人身险预定利率取消上限后,2015年10月,分红险费率市场化改革落子定局,人身险“公司定价、市场竞价”的机制全面建立。两年来的实践证明,改革后人身险同质化顽症渐愈,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的产品层出不穷,而且价格更便宜,激发了市场购买活力;保险业以量补价业绩飘红,人身险保费收入年增速连创历史新高。保监会相关负责人预测,分红险费率改革后,产品价格将整体下调15%左右。目前,各公司都在加紧研发产品,新的市场份额争夺战蓄势待发。

  ——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全面升级,保费降价最多可达50%。

  去年底,中国保监会宣布对中央财政补贴保费的738个农业保险产品全面升级。“新版本”一是显著扩大保险责任,种植业增加了旱灾、地震等重大灾害,以及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和病虫草鼠害,养殖业保险责任扩展到所有疾病与疫病;二是将主要粮食的保障水平提高10%—15%;三是取消原有巨灾、旱灾损失设立免赔额的做法。

  保监会财险部有关负责人说,部分地区种植业保险费率降幅接近50%。以北京地区某公司承保的小麦险为例,原来每亩保费36元,农户自担10%—30%即3.6元至11元左右,保额最高600元。“新版本”落地后,农户每亩只需交1.8至5.5元,仍能获得每亩最多600元的保障,遇到旱灾、地震等巨灾损失也会赔偿。当然,各地打折幅度得根据以往农险经营具体情况而定。

  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已覆盖59%的主要农作物,可以预见,未来几亿农户的保费负担将大为减轻,各级财政补贴能更高效地惠及民生。

  ——税优健康保险政策正式启动,年缴保费2400元以内免除个人所得税。

  1月1日起,北京等20多个城市将实施商业健康保险税优政策试点。以每年购买税优健康险产品金额2400元为基准,投保者每月的个税起征点上浮200元。这相当于国家用减税方式为民众购买健康保险提供补贴,促进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保衔接互补,夯实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除了这3个大红包,其他改革新政也在渐次释放惠民红利。互联网保险监管制度落地有声,保险产品将可借助移动互联渠道,嵌入百姓生活的各种场景,便捷又实惠;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更多车主将享受到质优价实的车险服务,“从车从人定价”终成现实;巨灾保险试点提速,投保几十元保费的灾民能拿到几万元赔款重建居所……

  不过,保险降价对保险经营和保险监管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前者而言,控制费用率压力将与日俱增,如何突出自身的产品研发优势和渠道创新优势,也是新课题。对后者来说,防止恶性竞争和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挑战也不容小觑,“偿二代”面临大考。“降价”将倒逼中国保险业推动更深层次的改革。

   小微企业年减税逾千亿元,清理政府收费约减负260亿元

  所得税,一年少缴2万多

  本报记者 吴秋余 李丽辉

  湖北宜昌市顺安地矿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专业技术服务的小微企业,去年公司汇算清缴2014年度企业所得税时,因应纳税所得额达到20.9万多元,卡在20万元的税收优惠“坎”上,不能享受减半征收的税收优惠,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近4.2万元。

  “就因为所得额超了一点,没有享受政策利好,有点不甘心,能不能让我们也享受到税收减免?”企业财务主管吴晓红期待减税范围的扩大。

  现在,吴晓红的愿望实现了,国家决定从2015年10月1日到2017年底,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小微企业范围,由年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以内扩大到30万元以内。按最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公司今年能少缴2万多元的税款。

  “对于我们这种只有10多名员工的小企业来讲,2万多元不仅可以用来提高公司技术人员的福利待遇,还意味着很多过去没利润的单子可以接了。”吴晓红介绍,企业处在发展初期,每一笔业务都要考虑税收因素,一笔10万元的单子,按毛利10%计算,扣除相关税费后,毛利润只剩4640元,再分摊相应的管理成本可能利润所剩无几。过去对这一类业务,公司大部分只能无奈放弃,现在有了所得税减半征收“红包”,业务净利润会增加,就能提高公司做业务的积极性,相关业务收入就会提高,实现企业更快发展。

  据宜昌市国税局测算,小微企业所得税“门槛”提高到30万元后,全市有60余户企业将享受新政扩围带来的利好,总体减税规模达160万元左右。

  不只是企业所得税,今年,对月销售额3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国家将继续执行免征增值税、营业税的优惠政策。目前,小微企业“营改增”后普遍执行3%的简易征收率,一家月销售额3万元的小微企业,一年减免的增值税能达到1万元以上。

  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实施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政策及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政策共计减免税近千亿元。随着减税力度加大和企业数量增多,预计今年小微企业减税规模还将进一步增大。

  在结构性减税的同时,普遍降费的力度也越来越大。从今年2月1日起,我国有3项政府性基金起征点降为零或停征,7项整合归并,同时教育费附加等3项政府性基金的免征范围进一步扩大。

  据财政部测算,经过此轮清理规范后,我国政府性基金项目将由28项减少到23项,2016年将为企业和个人减负约260亿元。

  取消和停征的收费项目包括:将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和育林基金征收标准降为零,停征价格调节基金,整合归并水库移民扶持基金等7项征收对象相同、计征方式和资金用途相似的政府性基金。取消地方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包括车用天然气调价收入资金、大工业用户燃气燃油加工费等。

  另外,将免征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的范围,由现行按月纳税的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按季度纳税的季度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9万元)的缴纳义务人,扩大到按月纳税的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10万元(按季度纳税的季度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0万元)的缴纳义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