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系2015届本科毕业生 邢学韬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友、来宾,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电机系的邢学韬,非常荣幸能够作为2015届本科毕业生代表在这里发言。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本科毕业生,向悉心指导关怀我们的老师、自始至终关爱我们的父母亲人致以最衷心的感谢!是你们点点滴滴的付出,成就了我们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从拿到印有百年校庆标志的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们就开始了与“清华”二字相伴的生活。在这四年里,没了清芬的包子,火了玉树的夜宵;东区浴室已成往事,苏世民书院拔地而起。在这四年里,曾经最惧怕骑车路过的学堂路大路障,现在我们已经能够娴熟地穿行过去,载着后座的她。不知不觉间,这个园子也成了我们的“家”——逸夫馆外总有听不腻的布谷鸟叫,学堂路上总有看不厌的四季风景。忘不了肆意挥汗的灯光球场,忘不了好喝不贵的清华酸奶;忘不了激情洋溢的“毕业声”音乐节,忘不了振奋人心的《马兰花开》——所有这些,都是清华留给我们的一个又一个印记。清华四载,是我们永生难忘的一课。
清华这一课,教我们胸怀天下。
四年的清华生活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大一暑假,我到甘肃的一个县里支教,调研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支教课堂上的一个小女孩偶然得知了我们的调研,悄悄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满了村子的名字,还附着行车路线。她说:“这些是我找爸爸写的,这附近外出打工比较多的村子都在这纸上。清华的哥哥姐姐,你们一定能帮到这些留守的弟弟妹妹们吧?”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社会大众对我们的期待——祖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在期待着我们能带去的改变。直到现在,这张纸的照片还贴在我的书柜上,时刻提醒着我清华人所肩负的期待。这些年,我每年都去社会实践,在大亚湾核电站感受中国力量的宏伟,在贵安新区体会奋发崛起的脉动;在香港街头寻找散落于繁华间的大小屋邨,在花园城市新加坡发现别样的华人故事。走出自己的小圈子,看到园子外的真实,我逐渐明白,一个人价值的实现不仅仅在于改变自己,更在于改变世界。去年,由9名电机系本科生组成的“梦之网”实践支队历经5个月的努力,成功为川西高原上的玉龙西小学搭建太阳能微电网,解决了当地长达半年的枯水季断电问题。其中一名队员就是我的室友,这个微电网是我看着他一点一点搭出来的。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为世界带去改变,清华人做得到。胸怀天下,就是这种舍我其谁的魄力。
清华这一课,教我们心系时代。
园子里有一个我付出最多汗水的团队—“时代论坛”,它努力以学生自己的力量做出有时代特质、清华品位的论坛。然而,学生自己办论坛并不容易,邀请嘉宾常常最终“石沉大海”。每一次写邀请函,都是在与一位从未见面的名家进行隔空对话。犹记得,为了写好给一位知名作家的邀请函,我们在文图连续泡了好几天,读完了馆中这位作家的所有作品,最终成功邀请他来清华演讲。在我们小伙伴的共同努力下,许多知名人士来到清华,给我们带来一场场精彩讲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成了时代的最强音。两年来,我们先后邀请傅高义对话汪晖,谈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变革,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邀请曹远征就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与上海自贸区做演讲;邀请王振民老师讲解法治改革与中国未来;邀请朱云来结合投行工作畅谈改革与宏观经济。两年里,时代论坛共带给同学62场讲座,覆盖同学16000余人次。在这些“对话”中,同学们和大师争鸣、讨论,加深了对“时代”的认识,也让我更加明白了论坛以“时代”命名的意义:“把握时代脉搏、探求时代真知”是清华人不变的“天性”,在传承与创新、反思与沉淀中,练就引领时代的力量。
胸怀天下、心系时代,是清华人对国家、对历史的责任。天下在变革、时代在变迁:百年前,清华始建于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而如今,我们已经在美国合作创办全球创新学院。今日之天下,清华人正随着中国从世界边缘走向世界中心;今日之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代青年都有更多实现梦想的机会。
光荣铺就历史,梦想照耀未来。我想这正是清华寄予我们新百年第一批毕业生的期望。“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今天,我们与清华暂别。我相信,五十年后再相会,我们定会给母校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谢谢大家!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