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尚教授作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外马克思主义系列讲座 讲授《“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道路之哲学思考》
12月28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前副总编、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忠尚教授应邀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了题为《“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道路之哲学考察》的讲座,并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交流。此次讲座为人民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系列讲座之一,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主持讲座,黄继峰教授、张秀琴教授等数十位校内外师生参加讲座。
李忠尚教授首先以“新马克思主义”为主线,通过对“马克思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这三个概念进行区分和阐释,提出了对“新马克思主义”的见解。他认为“新马克思主义”是对在后期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重新思考和解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尝试的总称。其思想谱系既有西方左翼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也包括东方共产党内部的思想家的理论。其思想主流从卢卡奇、科尔施与葛兰西肇始,经过布洛赫的“希望哲学”以及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思想,集中体现在法兰克福学派的诸位思想家的思想之中,当然其中也要包括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和地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就其理论背景而言,“新马克思主义”深受时代大环境的影响。上世纪20、3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产生了既不同于第二国际也不满于俄国革命理论的新的思想,他们以卢卡奇、科尔施和葛兰西为代表并成为“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奠基者。1932年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表后,是为“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阶段,此时的理论形态主要体现在法兰克福学派的诸思想家的理论建构中。战后,尤其进入60年代,伴随着学生运动的兴起,马克思热席卷全球,从而诞生了一大批“新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他们中的一部分至今仍活跃于国际学术思想界中。
随后,李忠尚教授分析了“新马克主义”的理论框架。他认为“新马克思主义”作为对后期资本主义条件下重新思考和解释正统马克思主义学说所做的学术尝试的总称。其所谓的“新”,就在于它要“重新发现”马克思和“重新设计”马克思主义。因而它的理论框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其中包括“人”的问题,异化问题,列宁的先锋主义政党等等;二是对苏联社会主义的批判,李忠尚教授指出这一点是“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构的重点,其动机来源于对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种种异议和不满;三是现代工业社会理论,即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在此,“新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趋同论”的观点,即人们可以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取长补短、互相补充、趋向同一,做出第三种选择,即走第三条道路。
李忠尚教授还概括了战后德国哲学的现状以及主要流派。他以其同德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哈贝马斯以及众多德国学界同仁的交往和近二十年来在德国多所大学任教访问的经历,向大家生动地解释了当今德国哲学理论界的思想图景。李忠尚教授指出,战后德国哲学的发展有五大流派和思潮,分别是:一、深受海德格尔影响的存在主义哲学、诗意学和解释学;二、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对康德和黑格尔的研究;三、德国左派哲学,主要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四、英美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在德国的生根和发展;五、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一批年轻学者由思辨哲学开始转向实践哲学,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做是向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致敬。
最后,李忠尚教授谈到了研究“新马克思主义”对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社会发展所具有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他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著《第三条道路——“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崛起之真谛》中指出:中国改革开放37年来走过的道路,既不同于苏联社会主义,也不同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道路,而是走了第三条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吸取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包括“新马克思主义”),开拓创新,和平发展,终于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因此,我们理应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在实践中创新奋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讲座结束后,李忠尚教授还与场内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他丰富的个人经历、扎实的学术修养以及儒雅的个人魅力颇具感染力,整场讲座幽默风趣,引人入胜,也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师生间昂扬向上的理论担当。
李忠尚简介:李忠尚教授1984年获德国波恩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新中国第一位哲学博士,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澳大利亚公使衔(教育)参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总编、高级记者,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秘书长,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室主任(1984)、副教授(1986)和软科学研究所所长(1986)、教授(1991)等职。退出领导岗位后回到中国人民大学任教授、博导,宁波大学包玉刚讲座教授,德国、瑞士、美国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新马克思主义”、决策科学、德国及欧盟问题和澳洲发展等。他的主要学术著作有《“新马克思主义”论》上下卷,《第三条道路?——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理论研究》、《决策科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德文),《新智囊论》、《现代决策论》、《现代软科学》、《软科学大辞典》等十余部及论文译著300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