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大讲堂•原典重温”系列公开讲座落幕 经济学院贾根良教授作最后一讲

08.01.2015  19:35

1月7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贾根良教授在公共教学一楼1405教室为同学们带来了以“创造解释学与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为主题的演讲。讲座由教务处主办,是本学期“通识教育大讲堂·原典重温”系列公开讲座的最后一讲。

贾根良教授结合自己多年来的读书与科研经历,分享了经典著作学习的自我心得。他认为“经典著作是学术传统薪火相传的典型媒介”,它们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是其对“时代重大问题的回答而具有了超越时代的意义”。贾根良教授详细解读了明代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的人生悟道经历,李斯特、马克思与国家致富新原理,禅宗和新熊彼特学派的创立历史进程,并提出创立新学说和新学派离不开对时代脉搏的把握和现实问题的关注,更要注重解释学与创造解释学的研究方法。他认为,当代中国经济学研究应该继承传统而又不拘泥于传统,通过创立一个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核心的“新李斯特学派”,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为落实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培育学生的厚重文化素养,教务处于本学期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通识教育大讲堂•原典重温”系列公开讲座,先后邀请龚群、周淑真、孙家洲、时殷弘、黄爱平、宋洪兵、张成思、贾根良等学者主讲,旨在有效促进原典学习的课内外相结合,进一步优化原典教学建设方式和内容。

自2010年学校开办“通识教育大讲堂”系列公开讲座以来,已举行了72讲,包括36讲“学科通识”系列公开讲座、22讲“跨文化沟通”系列公开讲座、6讲“作家谈写作”系列公开讲座,以及本学期8讲“原典重温“系列公开讲座,累计听众万余人次, 引起了全校师生的关注,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