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返乡与未来遥想
散文随笔集《心中的旷野》中,始终贯穿着一种环境现实批判的精神。而作者鲁枢元的思想在竭力超越现实,朝着精神返乡和遥想未来的两个方向延伸。
这就是,在他内心的旷野里,始终寄托着两个极具象征意味的意象——“荒野暗喻”和“鱼树禅机”。
无疑,“荒野暗喻”代表的是他精神返乡和回归自然之路。这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心路。鲁枢元作为一个从乡野走来的学人,永远忘不了的,就是童年根植在血液里的对于自然的依恋。
儿时,为避免幼弱夭折,鲁枢元的奶奶说“认个干娘吧”。于是,他被妈妈和奶奶抱着,在一座废弃的宫殿,烧香叩拜,求天作证。一条红线将他和一对立在废墟的石狮子系在了一起,这对石狮子就成了他的干爹干娘。之后,他隐隐感觉到自己的血脉与这百兽之王形成了一种神秘的情结。
多少年后,寄身于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和物欲膨胀的现代社会,他常常回味着童年故乡的荒野里芦荻丛生的大泽、蛇迹出没的老墙、蜻蜓悬飞的乡河以及乡河边树阴遮掩的茅屋和茅屋上指向青天的瓦松;也常常在文学他乡的荒野里体味着庄子感应的浑沌、屈原叩问的自然、艾略特挥洒的荒原以及法布尔感知的天籁。
可以说,正是这来自童年生长和文学浸润的自然情结,成为鲁枢元多年之后观照现实和自然时,悠远而又切近的思想参照。
正如这本书的题记所说,人们背离荒野已经太久太久。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把走出荒野看作人类的进步,把背离荒野看作人类的文明,甚至,把从地球上彻底清除荒野看作人类精神的伟大胜利。直到现代社会的种种危机到来,人们才猛然惊醒,重新开始向荒野表达自己的愧疚与崇敬。
那么,怎样回归呢?鲁枢元说,拯救的唯一希望在于——当人们意识到荒野的消失时,荒野便开始走进人的心灵,开始重新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占据一定位置,那就是我们心中的旷野。于是,荒野成为了一种精神生态意义上的隐喻。像渐行渐远的大自然的荒野一样,心中的荒野该是我们每个人意识的源头、心灵的故乡,也该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栖息地。
鲁枢元满怀忧患地认为,大自然中荒野遭逢的厄运,根本上来自人类心中那片旷野的变异,就像现代都市里地面的硬化总是伴着人们心肠的硬化一样。说到底,荒野的悲剧,是人心的悲剧。那么,所谓保护自然、善待荒原,也许必须从改善我们自己心灵的源头,作出深深的反省。
这就是精神返乡的路和回归自然的路,而这二者其实就是人的心灵反省之路。心中的荒野,成为这种精神返乡和回归自然的暗喻与象征。
“鱼树禅机”则代表遥想未来、突破困境的路。这是另一种超越现实的心路。鲁枢元作为一名文化探索的学者,也许孜孜以求的,正在于于现实困境中寻找超越现实的精神路径,这就是来自心灵世界的鱼树意象。
鲁枢元自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缘木求鱼的人,他始终守望着一个奇异的意象:鱼可以上树,缘木可以求鱼。其实,这个在中国典故里的荒唐故事,在生物进化的世界是真正发生过的事实。从鱼到总鳍鱼、始祖鸟,再到鸟,一条鱼是真的完成了对一棵树的征服,鱼真的飞到了树上,成就了一次壮丽的生命奇观。
用缘木求鱼比自己,无疑是一种现实超越。鲁枢元借喻鱼变鸟和鱼上树的奇想,开启对于生态未来的求索。
池塘被污染,池塘里的鱼病了,困惑地翻动着无望的眼睛,却依然在讨论着如何改善水质,然而他们始终没有想到,是否可以先反省自己。池塘既然已经变得如此糟糕,鱼们难道不能搬到树上去吗?鸟类的始祖如果不是从水中爬到地上、从地上飞到树上,那么,鸟也许至今仍旧曳尾在池塘里,困死在池塘里。鲁枢元觉得,让鱼上树,也许是比缘木求鱼更为荒谬的想法,但是鱼只有自己改变自己,才是真正出路。
对于人类来说同样如此。外在的工业物质文明“池塘”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核。自然遭受工业污染的时候,精神也遭遇了物质的污染。人们仅仅靠面向外部世界的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以科学技术应对污染,治标不治本。
人类解救自然生态危机,可以借鉴鱼变鸟和鱼上树的启示,从内部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发展策略,构建一个与人类自身内在价值系统密切相关的精神生态。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途径只能是高扬精神旗帜,实现精神进化和精神飞跃。
这就是突破困境和遥想未来的路,而这二者其实就是人的精神探求之路。鱼树的禅机,成为这种突破困境和遥想未来的寄托与象征。
其实,无论“荒野暗喻”还是“鱼树禅机”,鲁枢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念——精神生态。
作者不是不认同外在的环境保护,而是更注重内在的精神生态。这其实高度契合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思想。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外在自然生态的文明和内在精神生态的文明。
自然生态的文明,来自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乃至精神生态的文明。可以说,精神生态的文明贯穿于全部,是全部生态文明的内在动力。拯救自然生态的危机,正在于拯救精神生态的危机。
这本书给我们的启示在于,人类不可失去自然生态,更不可失去精神生态。一旦失去,终有一天,人将变成非人。(hcq)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