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精神疾病防控科技攻关工作成效显著

11.10.2016  04:07

  2016年10月10日是第25届“世界精神卫生日”,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和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精神卫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精神疾病已成为全球第五大病因,因此精神疾病防控成为医学科技攻关的重点工作。
  2010年,北京市科委启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G20工程)和“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工作”,将精神疾病作为科技攻关的重点工作之一,在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心理健康等疾病防治及药物研发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布局,历时7年,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成效显著。
  在精神疾病防治方面,以“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工作”为依托,搭建了精神疾病研究示范网络,包括4家三级专科医院、6家三级综合医院、6家二级专科医院、6家社区医院”,对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诊治和康复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在国内率先建立和推广全病程综合、规范化治疗及康复的模式。
  1.建立了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全病程规范化治疗和康复技术,降低了患者平均住院日约40%,减少了住院费用,经济效益显著。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成熟的北京精神疾病临床研究、技术评价和成果推广模式,建立了48个成果应用推广基地,直接受益患者20000余人。其中精神分裂症康复适宜技术由原北京市卫生局颁布文件要求在本市16个区县进行推广应用并纳入绩效考核指标。
  2.形成一套适合于各级精神卫生机构的精神分裂症早期诊断工具包,提高不同级别精神卫生机构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正确率5%-10%。建立网络版抑郁症自我评估与自我管理系统,获国家知识产权设计专利,提高了对抑郁症患者风险行为的早期识别率和治疗有效率,自我管理组受试者有效率为83.57%,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有效率76.44%,使抑郁症复发率降低了25%,减少了抑郁症患者再住院率,降低了患者的就医成本,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推广使用价值。
  3.首次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治疗规范和临床路径,制定了《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规范了抑郁障碍的诊治及预防,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提高抑郁障碍的治疗疗效。
  4.结合中国临床实际,首次提出药物长期维持治疗方案并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研发和建立了中医疗法和脑调控治疗技术在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诊治中的应用,首次提出并建立了量化的抑郁症中医证候分型诊断标准,研发了“石黄清热口服液”制剂和开发应用子午流注技术治疗精神药物不良反应,首次明确提出单纯经颅磁刺激治疗是抑郁症治疗的有效替代疗法。
  目前上述研究成果不仅为北京制定精神卫生政策提供了重要数据,而且为中国精神疾病治疗指南的修订及临床路径的制订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同时为国际指南的修订提供了参考。发表论文200余篇,主办国际会议5场,国内会议20余场。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获专利2项。
  在药物研发方面,支持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与军事医学科学院联合开发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抑郁中药五类新药巴戟天寡糖胶囊。该药于2012年获得了国家药监局颁发的新药证书与生产批件,同时获得了三项国内发明专利、四项港澳专利。该药的成功上市,弥补了同仁堂乃至中药行业在治疗抑郁领域的空白,一改精神疾病治疗领域缺少中成药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