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长征精神:增进对民族团结和群众纪律的理解

26.10.2016  17:34

 

        绿色新闻网报道  10月21日,我校党委召开“铭记历史壮举,弘扬长征精神”专题研讨会,会议围绕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时代价值,长征精神与中国精神、长征精神与立德树人、长征中的民族政策和纪律建设、长征精神的弘扬与传播,以及弘扬长征精神实现中国梦、北林梦的具体路径等开展讨论。为进一步弘扬长征精神,广泛开展好学习长征事迹、宣传长征精神活动,绿色新闻网特将研讨会的发言摘编整理,陆续登载,进一步推进我校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活动深入开展。
  


  人文学院教师郎洁作了题为《浅谈长征中的民族政策和纪律建设》的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长征,正是民族凝聚力空前增强的宝贵奋斗历程。

  
  早在红军长征之前, 党就制订了一系列民族政策。1922年制订的“二大”宣言中, 就明确地提出了各民族人民的解放斗争是全国人民解放斗争中不可分割的部分。1926年12月,毛泽东同志出席了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在作出的各项决议中, 就有《解放苗瑶决议案》,指出苗族、瑶族同汉族在政治上、经济上一律平等。1934年7月,红二军团在川东南、黔东北的苗汉杂居区建立的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作出了《关于苗族问题决议》,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民族武装、发展民族语言文化、消除民族隔阂等一系列主张。


  
  长征途中,红军曾经过苗、瑶、壮、侗、土家、水、黎、布依、仡佬、纳西、彝、藏、白、羌、回、东乡、裕固等十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或杂居区,占红军长征经过地区的50%以上。这里,我就将党在长征时期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特点,所制订具体的政策、法令和纪律,通过彝区、藏区和回区三种典型的区域和民族特征来进行简要介绍,以此增进我们对于党的民族团结和群众纪律方面长征精神的理解和发扬。


  
  一、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顺利通过彝区。相信刘伯承和小叶丹彝海结盟的民族团结典范各位都比较熟知了。1935 年5 月20 日, 中央红军主力部队路过彝族区。除小叶丹所在的沽基家族外,当地彝族区还有一个大的部落叫罗洪族。这两部落有宿怨, 那时正在“打冤家”(即械斗)。红军与沽基家结盟后,小叶丹提出与红军联合打击罗洪族。刘伯承向他解释说:“彝族内部要团结,自己人不打自己人。我们要共同对付镇压你们的反动政府和军阀。”又伸出手比划说:“一个指头没有劲,十个指头捏在一起力量就大了。我们共同的敌人是国民党反动派。”就这样,避免了一场规模更大的彝民内争。


  
  红军先遣队通过沽基领地不久, 工兵连行军时掉了队。在后面一个山凹里被罗洪族千余人截住。彝民将他们所带的器物全部掠去,连身上的衣服也被剥光。为了争取和平通过彝族区, 红军规定不许开枪,这些战士气得直掉眼泪,也没有还击。由于执行严格的民族纪律和民族政策, 不仅保证了后续大部队的顺利通过,而且最后感化了罗洪族。红军走后,罗洪族与沽基家冰释前嫌, 在小叶丹彝民支队的旗帜下,两部落联合起来,坚持了5 年反对国民党政府的斗争。
  


  以上史料是根据肖华等人的回忆录中载出,从以上事例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反对民族压迫,族群内讧,主张民族解放,坚持各民族团结、平等的立场,并能够根据各个民族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方针。
  


  二、充分尊重自治,在藏区播下革命火种 。事实上,红军在长征中,对于藏区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的把握,是在曲折中前进的。1935-1936年间,中国工农红军在藏族人民觉悟不断提高的基础上, 帮助他们先后在四川的阿坝、甘孜和云南的迪庆等藏族地区,建立了各级“博巴”(藏族的自称)政府。1936年5月, 在甘孜周围召集了16 个县的博巴自治政府的代表约700人, 召开了博巴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5月15日, 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博巴人民共和国。博巴政府的组成人员以藏族劳动人民为主体, 吸收爱国的民族宗教上层人士参加。


  
  虽然博巴政权很快解散,但从实践中不难看出这种尝试已经孕育着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 并为以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最后形成,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是民族区域自治有益尝试的先驱。


  
  1935年红军路过藏区,红二、六军团刚到中甸藏区时,藏民大都躲进山林。城外有一归化寺, 是当地真正的统治中心。寺里活佛对红军的到来惊恐不安,令僧众关闭寺门严加防范。贺龙、任弼时要求红军严格执行我党的民族政策, 尊重藏族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 保护寺庙。并颁布公告, 说明红军是为“扶助番民, 解除番民痛苦,兴番灭蒋,为番民谋利益”而来的。同时,深入宣传政策,与藏民交朋友,为藏民做好事,积极争取上层人士的理解和支持。经过工作,取得活佛的信任,他以隆重仪式欢迎贺龙等入寺,贺龙向活佛赠送了“兴盛番族”的锦幡。活佛和僧侣们大受感动, 表示拥护红军,愿为红军效力。随后,归化寺令商人、富户打开仓库,向红军出售青稞麦 3 万余斤。仅仅两天,红军就筹集了10万斤粮食。在藏区寺庙中做小喇嘛的桑吉悦西,受红军感召参军,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入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任民族班班长,毛主席视察民族班,给他起名“天宝”。解放后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他的经历就是党在藏区播种机作用的典型缩影。


  
  三、模范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纪律,与回民融为一家 。1935 年夏, 红二十五军长征进入静宁县以北的单家集和兴隆镇等地。这里是回民聚居的地区, 军政委吴焕先及时对全体指战员进行民族政策和群众纪律教育, 专门规定了“三大禁令” 和“四项注意”:禁止部队驻扎清真寺, 禁止毁坏回族的经典文字, 禁止在回族地区吃大荤;注意尊重回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注意使用回民水桶在井里打水, 注意回避回族青年妇女, 注意实行公买公卖。部队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 积极开展助民劳动, 切实做到秋毫无犯。医护人员还热情为回民群众治病。因此, 红二十五军在当地受到了广大回民的热烈欢迎, 还有10 多名回族青年参加了红军队伍。由于红二十五军打下良好的民族关系基础, 后来中央红军经过这里时, 受到了回民和其他各族群众的热烈欢迎。
  


  红一方面军进入回族区后, 下达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关于回民区域政治工作》的文件,当红军进入回汉杂居的旋窝村时 , 中央军委及时制定了《回民地区守则》。这些针对民族和宗教习俗制定的纪律和规定,受到了回族群众的拥护, 消除了过去长期以来形成的回汉隔阂, 使回族群众感到红军是为回族人民解放、平等待我的军队, 是人民自己的军队。因此热情支持红军, 并送子参军, 不仅增强了军民团结, 而且扩大了红军力量。


  
  党的民族政策在长征途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避免了大量有生力量的消耗,另一方面也在少数民族地区撒播了革命的种子,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为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提供了保证。红军所到之处,各族人民为红军当向导、翻译、传送情报、修路架桥、保护和安置伤员;为红军筹粮、运粮、提供肉类、蔬菜等食品;各族青年积极踊跃参加红军,为红军输送了新生力量。所有这些使得红军在艰难、险恶的征途中得以生存、发展并继续前进。


  
  经过长征的洗礼,红军的民族政策在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基础,并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而形成发展的;在实践上,主要是争取团结少数民族聚居区中的宗教团体和地方实力派各阶级力量;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对于各民族中的团结范围和对象适当扩大,民族策略灵活多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保证了长征的胜利完成,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其现实意义体现在为新时期坚持和完善民族政策提供历史依据,为新时期少数民族工作积累了经验。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是党和人民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长征时期民族精神的现实体现,就是要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

来源: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作者:朗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