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启动 软物质工程与科学中心落户我校
10月23日上午,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计划启动大会在海淀展览中心举行,市委常委、教工委书记苟仲文出席并讲话,我校校长谭天伟院士及相关高校负责人、北京市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副市长隋振江主持大会。
市委常委、教工委书记苟仲文讲话
北京市教委首批认定了13家高精尖创新中心,将每年给予每中心5000万元至1亿元的经费投入,鼓励高校科研创新。这13家高精尖创新中心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高校。研究范围涵盖软物质科学与工程、工程科学与新兴技术、未来芯片技术、大数据科学与脑机智能、智能机器人与系统、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等领域。
谭天伟校长代表我校接受牌匾
市委常委、教工委书记苟仲文,副市长隋振江,市委副秘书长郭广生,市教委主任线联平等领导为13个高校授牌。谭天伟校长代表我校接受了牌匾。
谭天伟校长接受采访
会后,校长谭天伟院士作为高校校长代表接受了北京电视台的采访,介绍了我校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一些新举措和新思路。
此次高精尖计划是将中央在京高校、市属高校和国际创新资源等多方力量进行有效整合,建立国内与国外创新资源深度融合、科研与应用相互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央属院校与市属院校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该计划目标建设20个左右的高精尖中心,实施50个左右的高精尖项目,产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切实解决重大科学问题、产业发展问题,造就一批杰出人才,打造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高校科技特区和人才特区。
北京市财政对高精尖中心按照项目建设周期给予支持,5年为一周期,每年给予每中心5000万至1亿元的经费投入。除了一般的专项经费支出范围外,增加了列支人员聘任费和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费。原则上,不低于70%的经费额度要用于国际创新人才的聘用、国内创新人才资源的整合(其中不低于50%的人员聘任费要用于国际人才的聘用,不低于20%的人员聘任费要用于京外人才的聘用),引进的国内外高端人才中45岁以下青年科学家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软物质科学与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的启动和建设将会进一步提高我校科技创新的能力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供稿单位:校长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