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节签约总额比上届增三成 签约达138.45亿元

21.04.2015  12:04

 

  20日下午,作为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时4天的“北京电影市场”在中华世纪坛举行签约仪式。36个项目在本届北影节期间实现签约,签约总额达到138.45亿元人民币,比上届增长了32%,巩固了北京作为亚洲第一电影市场的地位。

  本届“北京电影市场”共有275家中外展商注册参加招商展会,相比上届增长了11%,其业务分布不仅涵盖电影业传统的创作、发行、营销等产业链,还进一步辐射到金融、出版、广告、法律咨询等多个领域。

  本届“北京电影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继上届之后,参与本届“北京电影市场”的海外展商达140家,再次超过国内展商数,所有的展位早在今年二月底就已预订一空。海外展商也更多地寻求中外合作、合拍的机会。韩国电影振兴会(KOFIC)带来了6个中韩合拍项目进行洽谈推介,新西兰则专门组织了“合作共赢:中国-新西兰电影合拍介绍会”,并进行了中新联合制作动画电影《困兽》的签约。新西兰电影委员会总裁戴夫·吉布森介绍,4天时间,很多业内嘉宾前来新西兰展位洽谈,他盛赞“北京电影市场”是全球影人汇聚交流的绝佳平台。

  本届“北京电影市场”与许多国际伙伴之间的合作也在继续深化。电影节与MPAA(美国电影协会)合作的“好莱坞大师班”,今年邀请了美国著名制片人安德鲁·摩根与中国知名影人金依萌、叶宁一起,为本地电影人授课。在好莱坞大师班的闭幕仪式上,美国电影协会还特别增设了“亚太电影展”(APSA)特别推荐奖,“亚太电影展”的舞台上曾走出过像《一次别离》这样的优秀电影,最终杨瑾导演的《方便面爱情》以清新气质获此殊荣。

  另外,扶持新人新作的“项目创投”平台吸引了455个项目报名,比上届的226个增长了一倍多。最后,共有10个优秀项目入围,另有11个项目获得一同参加商业洽谈的机会。导演辛成江的《传送点》获得“项目创投”平台的“最具商业潜力奖”,他感慨道:“我的团队从2012年到今年,写出6个剧本,但一个都没卖出去,直到今天出现转机,感谢‘项目创投’平台。”担任本届“项目创投”平台终评评委的王小帅导演表示,希望有更多关注情感、生活和社会的中国电影来到“项目创投”平台,寻求帮助和合作。

   相关新闻

   国内影院每天增加15块银幕

  电影市场的日渐火爆已是有目共睹,日前发布的《2015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城市影院票房达296.39亿元,同比增长36.15%,是自2011年以来连续4年增长率的新高。

  报告显示,电影市场的逐年升温几乎反映在各个环节,其中全国银幕总数达2.36万块,同比增长29.67%;全年城市影院观影人次达到8.3亿,同比增长34.52%;全年全国放映总场次为3875.58万场,同比增长37.81%。这意味着,去年每天平均有3家电影院开业,每天平均增加约15块银幕。据MPAA(美国电影协会)数据,2014年全球区域票房排行中,亚太地区达到124亿美元,同比上涨12%,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而中国则成为在美国、加拿大以外,新的票房收入超40亿美元的电影市场。

  除了迅速增长的市场规模,2014年中国电影的另一个关键词是“互联网”。数据显示,2014年总票房的40%是观众通过手机软件客户端或电脑网上购买,而2013年该比例仅为25%。在制作层面,由“网生代”新兴导演创作的影片也开始赢得观众认可。在2014年国产影片票房排名前十名中,《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小时代3:刺金时代》《后会无期》等都出自“网生代”导演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