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预测:公交调价后 地铁客流或减10%

13.10.2014  18:03

  中新北京网10月13日电 (记者 杜燕 曾鼐)北京市发改委今天公布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方案。方案以轨道交通为例,提供了第三方中介机构前期对轨道交通乘客的抽样调查数据:票价调整后,12.4%的受访者表示将转乘地面公交出行。同时,根据以往历次价格调整情况,票价调整后在一定时期内约会减少10%左右的客流。

  北京市发改委表示,2007至2013年,北京市累计投资2429.5亿元,政府投入补贴958.6亿元,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由5条142公里增加到17条465公里,运营里程增长2.3倍,地面公交运营线路由644条1.74万公里增加到813条1.97万公里,运营里程增长13.2%。

  2013年,北京市公共交通年客运量达到80.4亿人次,其中,轨道交通32亿人次,地面公交48.4亿人次,公共交通已经成为广大市民的主体出行方式。尤其是轨道交通全网日均客运量达到875万人次,日最高客运量超过1100万人次。

  根据方案的分析,轨道交通中,出行距离在5公里以内的乘客约占10.8%,10公里以内的约占32.7%,75%的线路高峰小时满载率超过100%,最大满载率超过130%,10条线路的54座车站在工作日早、晚高峰都要采取限流措施,站内车内环境拥挤,安全风险进一步增加。而地面公交年客运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013年客运总量比2009年(高峰年)下降了6.4%。

  北京市发改委指出,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地面公交优势在于站点密、进出站便利,轨道交通优势在于准时、快速,两者之间既有互补关系,也有一定的竞争关系,因此,要促进系统效率的充分发挥,就要有效衔接好不同公共交通工具的票价政策。

  该委表示,目前,北京公交与地铁票价不衔接,地铁短距离出行占比较高,长距离出行地铁票价比公交还低,地铁对公交分流作用明显,票价在引导市民合理选择出行工具中的杠杆作用不明显。

  该委强调,这次价格调整保持地上地下票价政策的衔接,发挥不同交通载体的优势,在价格水平安排上地下价格水平适度高于地上,特别是短途地面公交价格优势更为明显,如在听证方案中轨道交通的起步里程设计在3或6公里,票价2元或3元;地面公交的起步里程略高于轨道交通,相应加大至5或10公里,票价1元,地面公交起步里程长于轨道交通,起步价格也显著低于轨道交通,以引导短途出行更多地选择地面公交。

  同时,价格调整后,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平均票价的比价关系在1:3左右,保持一定的比价关系,体现出两者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该委指出,方便、快捷、经济是影响乘客选择出行方式的主要因素,从实际情况看,本次票价调整对于合理调整客流有积极的作用。以轨道交通为例,根据第三方中介机构前期对轨道交通乘客的抽样调查数据,票价调整后,12.4%的受访者表示将转乘地面公交出行。同时,根据以往历次价格调整情况,票价调整后在一定时期内约会减少10%左右的客流。

  北京市发改委还指出,这次价格调整参照国内外票价管理经验,建立公共交通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包括建立一个调价公式,每年对运营成本变化情况进行评估,按照公式测算,研究制定价格调整方案,相机进行动态调整;建立一个综合评估机制,每5年左右要对票价进行总体评估,适时进行系统调整,经过价格听证会听证,并报请市委、市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北京市发改委表示,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将使票价政策能够更公开透明,能够及时反映成本变化,避免价格矛盾积累,增强行业发展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