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好老师 | 王小芬:以身作则,立德树人;深入一线,服务乡村

13.09.2020  22:22

本网讯 一个普通的名字,薪火相传,历经沧桑;一种平凡的职业,风雨兼程,源远流长;这就是人民教师。九月如期而至,我们歌唱九月,因为这是教师永恒的节日。

王小芬老师尽心尽责教书育人,全心全意服务农村。“以身作则,立德树人;深入一线,服务乡村”,王老师的学生这样评价她;“用智慧培养学生,用科技武装农民”,王老师这样要求自己。

 

坚守初心,教书育人

王小芬老师自2006年博士毕业留校任教,已有14个年头。主讲《生物质资源与转化》《生物质工程研究方法与技术》《农业总论》和《有机农业种植体系与案例》等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她敢于打破常规,满足学生的兴趣。她将自己的课程搬到了农场,为学生提供真正了解农业生产现状和技术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农场的建设中去,深受学生欢迎。作为本科课程《有机农业种植体系及案例》的主讲教师,她可花了大功夫,每周的课程都是精心准备,为了让学生了解目前有机农业生产现状,在学校安排的理论课程基础上,王老师利用周末或假期时间带着学生去有机农场实践,邀请农场主为学生们分享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让学生参与到农场的生产中去。这样的形式打破了学生们只能通过课件、视频等方式了解农业的常规教学方式,让学生走进田间,亲近土地,亲近农业。通过课上和课下跟学生沟通,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发挥学生能动性为目标,主讲课程的学生评价分数在学院排前25%。每年来实验室做科研训练的本科生是标准负荷的三倍,为不让学生失望,王老师经常和其他老师合作,满足本科生的科研兴趣。目前指导的本科生有一名学生作为第二作者发表top10%期刊一篇,一名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中文核心论文一篇。

王老师常说:“上学读书不仅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凡事儿都应有使命感和责任心,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实验室毕业生优秀率达50%、国奖获得率19%,在往年的毕业生中有1名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刘晶晶),4名校级优秀毕业生(赵肖玲、刘晶晶、蔡亚凡、郑泽慧),1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郑泽慧),1名院级优秀毕业生(代佳丽),4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蔡亚凡2次、郑泽慧、代佳丽)。王老师更注重培养学生服务农村的意识,通过科技来武装农民,鼓励大家全方面的发展。鼓励和支持硕士生陈代涛毕业后返回山东家乡创业,而陈代涛今年也作为全校毕业生代表成为全校师生学习的先进楷模。她鼓励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北京市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北京市三等奖。这些优异的成绩不仅是实验室的光荣和骄傲,更多的是老师用心血铸就了学生的今天,照亮了我们的未来。

一丝不苟,潜心研究

王小芬老师在生物质资源农用转化方面积累了近二十年的研究基础,掌握国际领先的微生物发酵技术,带领着实验室的团队在厌氧发酵方面走在了国际最前沿。2006年以后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0篇,EI收录11篇,累计影响影子113,单篇平均7.06,其中3篇ESItop10%。王老师说:“农大人,不仅要顶天,更要立地,接地气儿。我们的研究成果不仅仅看发了多少文章,更重要的是看为农业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多大的贡献。”近几年,王老师带领着团队向推动有机农业发展迈进,并创新的将微生物发酵工程和废弃物资源转化和农田生态链接,形成基于本地有益微生物工程支撑的全域有机物农田养分回归土壤循环的有机旱作农业创新理论和实践。不仅主持科技部“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子课题等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还主持“山西沁源县有机旱作示范县项目”、“左权县拐儿镇桃园有机社区总体规划项目”等多个横向课题。担任山东省高密粪污资源化整体推进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生物发酵产业酵素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负责农用植物酵素行业标准的起草等工作。实验室研究方向丰富后,每天看到老师电话一个接一个,来访的企业或农场主越来越多,出去考察的工作也不间断。王老师每天6、7点就到办公室,凌晨12点还在为大家改论文,在繁忙之中,每周还会抽出时间与大家讨论试验和写作。在学生们的眼中,王老师逃离舒适区、开辟新天地的勇气和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与责任心值得所有人敬佩。

牢记使命,服务乡村

还记得我们的校训吗?“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身为农大人,躬身纵横阡陌之间,振兴乡村是使命担当。王小芬老师把科技服务乡村,科技武装农民作为自己的使命。最近几年,她到乡村、到企业、到农场去考察、去指导,将实验室的成果应用在生产中,将农业硕士派往当地参与到生产建设中,用科技武装农民、让农民成为真正的生产者。通过产学研企的合作模式形成本地的技术力量,真正形成自生的生产力,体现科技的力量。

例如:2017年课题组与山西省山阴县惠牧源农牧专业合作联合社签订合作协议,2019年指导建立有机肥工厂,2020年扩大建设。专业硕士研究生赵阳的研究课题与该合作社农业废弃物堆肥化利用实际需求结合。根据实验室在堆肥技术方面研究成果和最新技术,设计和组织实验。以此作为宣传素材,先后向山西省农机局、朔州市农业农村局、朔州市扶贫办、朔州市农机局、山阴县政府、山阴县农业农村局等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汇报实验室关于技术理念、应用前景等。通过山西省电视台、朔州市电视台进行技术应用效果的展示,打破实验室技术在推广过程中的信息传播壁垒。由此吸引山西多个县市领导及企业前来参观考察,为后续开展合作奠定基础。赵阳在深入农村开展实验期间,吃在村里、住在村里,切实感受农村生活,也深刻感受到自己所做课题的实际意义。在外边开展实验期间也锻炼了自己突发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到了许多例如补车胎这种在城里学习不到技能。从事农业就要了解农村、扎根农村,想村民之所想,才能更好地解决农民切实的需要。

王小芬老师长期关注有益微生物生态系统,在农业考察中敏感地发现,农用酵素对作物和土壤效果极其显著。经实验室研究发现,农用酵素是富含矿质养分、有机酸、有益微生物菌群及其他活性成分的生态系统,可与堆肥和沼气工程联合,促进整个生态链物质和能量的高效循环转化。便于2017年在新疆和田已经建立了中国农大生物质零废弃种养循环基地,博士研究生蔡亚凡和硕士研究生胡凯,针对新疆鑫园金果有机果园资源化及种植生产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技术指导。通过建立微生物发酵中心,打通了资源化产品到种植端的技术壁垒,培训和指导了农场技术人员。促进果园有机物还田,枣品质显著提高,二级枣的比率极大地降低,每年为农场节约30多万的生产投入成本。

王老师带领团队在山西省山阴县、沁源县等地区的乡村服务工作还得到当地政府和农民的认可,并得到中央新闻电视台、山西省电视台、朔州市电视台等报道。该模式还在四川泸州、吉林长春、河北邯郸等地建立了产业示范基地,已经形成一套基于微生物科学管理的农牧循环体系理论及实践。通过农场实践锻炼了学生,形成一套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教学研究新范式。2020级的硕士生徐佳琛说:“特别感谢王老师给我们提供到乡村实践的机会,我们在乡村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色,看到了农村的真实和感动,看到了我们国家农业生产的现状和方向。更重要的是通过乡村的实践,越发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有信心,将实验室的成果服务农民、服务农村是一件特别值得骄傲的事。”2020级博士研究生程小倩说:“王老师不仅对我们学生特别关照,而且服务乡村的这种热情无形中增加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做研究就是为了服务乡村。

王老师在助力脱贫攻坚事业中也积极奉献自己的力量,她做为指导教师参与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种子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生物质工程研究中心研究生联合党支部红色“1+1”活动,穿越百余公里,走进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梁根村开展为期一周的扶贫工作,期间通过上门走访、问卷调研等形式了解当地农民现状、协助检验、视频宣传助力当地特色农产品(黑木耳)的产业发展。对接专家,实现当地核桃高接换优技术落地,开展讲座与当地负责人共谋乡村发展之路,指导学生荣获2018年度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一等奖,王老师也获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王老师多次前往山西、贵州、长春、云南、新疆等地开展合作和技术讲座等,深度探访农村、结合资深专业改善农村环境、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民收入、助力乡村发展。在2020年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形势严峻之际,多次向国家卫健委和教育部上书建议,完成书面建议两份,在国难时刻,尽自之力,与国同在。

王老师培养的研究生毕业后大多数为乡村振兴服务。例如:2018级硕士研究生陈代涛返回家乡种植有机果园进行创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万文静、江春艳等人均到山东、山西等地农业相关部门工作。“实验室的成果能服务农民、服务乡村,我们的学生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愿意为乡村服务,这就是我们农大人的使命和担当。”王老师如是说。

无微不至,学生人生的领路人

在生活中,王小芬老师对我们的健康、人生大事特别关心。王老师说:“无论多忙,也要每天抽出时间锻炼身体,保持积极乐观的好心情。”疫情期间,王老师每天都会坚持练两个小时的瑜伽,提醒并鼓励学生也在家做一些室内运动,做好防护。像这样的小事还有很多,比如天冷了,老师听说坐灸仪很好用,就送给学生每人一台;外出给学生带回来小蛋糕;学生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就跟学生聊天开导;学生出差晕车或难受时,她亲自跑到药店买药等等……这些小事一件件温暖着学生的心。

王老师除了在生活中照顾学生,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生活、如何实现自己心中梦想。她常常跟学生们讲述自己求学、工作的故事,告诉学生:“青年人应该有担当、有拼劲、有使命感,朝着自己心中的方向努力,遇到困难就要想办法解决困难,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找师兄师姐和老师商量。”无论老师平时有多忙,只要是学生的事情,她定会放在第一位,支持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到乡村实践服务。王老师的学生们常说:“对我们这些在外读书的学生来说,王老师就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是我们的避风港和加油站,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引领我们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