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空气污染十年治理历程:从数蓝天到严控PM2.5
十年前,每年都会增加几天的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蓝天数”,为很多人津津乐道。最近,北京市对污染物浓度、PM2.5纳入监测并着手大力治理。从大颗粒物到可吸入颗粒物,再到细颗粒物,北京走过了一条怎样的发展与环保并行之路?
2007年11月15日,北京2007至2008年采暖季开始的第一天,本报4版刊发了题为《中心城区告别20吨以下燃煤锅炉》的消息。这条新闻清楚地表明,煤烟型污染,是当年影响空气质量最重要的因素,是政府治理空气污染的主要着力点。时过五年,燃煤行将退出城区,而滚滚车流等带来的二次合成细颗粒物成为人们关注的环保新焦点。
在车公庄大街一栋灰色楼顶,十几台暴露在外的空气采样设备,通过一条垂直的黑色管子,将室外的空气样本输往楼下的自动分析仪器中,源源不断。
在市环保监测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脑上,一串串数字相继跃上屏幕,市民上网就能看到最近24小时内每小时的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
细颗粒物(PM2.5)研究性监测数据,就这样从去年年末开始和公众见面了。北京治理空气污染的进程,也从数“蓝天”,迈入控制PM2.5的攻坚战中。
“空气污染防治和经济快速发展,是一对矛盾体。”市环保局大气处处长于建华说,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北京经济发展,可以用“腾飞”来形容。但日新月异的首都却面临着发展和环境治理的艰难抉择。
曾经,作为首都的北京集中了包括首钢、北京焦化厂在内的大量工业企业、大型燃煤电厂环京而建。城区里,燃煤是市民做饭取暖的主要燃料。“冬天,走到大街上,浓重的煤烟味儿非常呛人。”一直在南城居住的屠女士告诉记者,每到冬天,口罩是体质敏感的她必备之物。
1998年底,北京启动了分阶段控制、治理大气污染进程。在快速发展进程中保护环境,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北京已走过了14年的艰难历程。
起初,燃煤是北京空气中污染物的首要来源,治理空气污染的头板斧也砍向了茶炉大灶。1999年以来,城区4.4万台机关单位的茶炉大灶完成“煤改气”,1.6万台燃煤锅炉拔掉“大烟囱”。此后,燃煤在本市能源比重中一直在下降。2010年,在能源消费总量增加82%时,燃煤消费量仍控制在1998年的水平以下。相应地,清洁能源天然气用量由1997年的1.8亿立方米增加到2011年的约70亿立方米,比重达到70%。
除了能源结构的变化,本市开始以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来换取环保。首钢、北京焦化厂、北京化工厂等200多家重污染企业先后关停、搬迁,着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2010年本市三产比重超过76%,万元GDP能耗达到了0.582吨标准煤,为全国最低!
2011年底,数场大雾引发全社会对PM2.5的关注,对颗粒物的控制由燃煤引发的大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转向更小的PM2.5。
市环保监测中心副主任赵越告诉记者,PM2.5天然成分少,大都是废气发生化学反应转换而来的,北京地区PM2.5中含有大量化学反应产生的二次粒子,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还是影响城市能见度的主要因素。
又一场以降低PM2.5为重点的空气质量攻坚战开始了。
对产生可吸入颗粒物的“罪魁祸首”——燃煤,本市将加大削减力度。按照计划,本市将推进四大燃气热电中心建设,替代燃煤机组;城六区继续实施燃煤锅炉和小煤炉清洁能源改造,到2015年建成无燃煤区。
经济发展,北京主动选择更严格的环保准入标准。环保等部门制定出禁止发展的产业名录,不再新建重污染的制造加工及资源开发项目。实施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关停4家水泥生产企业,炼油规模控制在1000万吨。对高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油漆涂料,实施清洁产品替代。落后产能和高污染工业企业加快淘汰步伐。
除了工厂,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成了空气质量的大敌。今年5月31日,与欧洲主流环保标准同步的机动车燃油“京Ⅴ”标准正式发布,北京500万辆机动车改“喝”更清洁的燃油。从1999年实施机动车“国Ⅰ”排放标准开始,北京在2003年、2005年和2008年分别实施了机动车“国Ⅱ”、“国Ⅲ”、“国Ⅳ”排放标准及相应的燃油标准。而每一次机动车排放标准的提高,都能带来15%至20%的单车减排成效。
不仅如此,北京还下定决心控制机动车增长,通过交通限行、限购新车等措施,北京要在2015年,将机动车总量控制在600万辆以内。
与此同时,本市加强了建筑工地扬尘管理,要求裸露建筑材料全覆盖;更新城市保洁手段,大量采用机扫冲洗方式进行道路保洁,防止扬尘产生。
十余年治理历程,北京大气环境“脱胎换骨”。
8年来,全市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多年稳定达标。
2011年,全市二级及二级以上的天数达到286天,比1998年的100天多出186天。
今后,随着对PM2.5的治理,告别“蓝天数”的市民,将享受到越来越多的蓝天。(记者 王东亮)
控制环境污染大事记
1999年:城区完成4.4万台燃煤茶炉大灶气化改造,清洁能源代替煤炭
2003年:首钢第一炼钢厂全面停产
2006年:北京焦化厂停产,每年减少工业废气排放量43.33亿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1617吨
2011年:北京市实施机动车摇号,限制机动车增长速度
[亲历者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唐孝炎:
环境监测,最艰苦的还是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那时,采集空气样本都要手工进行。早上5点钟,就要带上手提采样器,奔赴香山、延庆等遍布全市的采样点,将空气压入气球,再带回实验室分析二氧化硫、烟尘等浓度。无论冬夏,采样员用自己的青春为环境保护留下了最初的原始数据。
1998年秋,北京遭遇罕见的雾霾天气,群众反映强烈。整治空气污染的“蓝天工程”由此上马。北大等科研机构开展了大气透明度与PM2.5之间联系的研究。在北大校内、京广大厦楼顶等处,最早一批PM2.5研究性监测站开始运作。科学家们几个月的辛苦工作,验证了PM2.5是影响大气透明度的最主要因素,找到了北京夜间空气质量变差的原因。限制柴油卡车进城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空气质量政策相继出台。
市环保监测中心教授级高工梁熙彦:
北京三面环山,一面向海,呈明显的簸箕状地形,扩散不利;又处于北纬40°地区,没有北方频繁的冷空气活动,也没有南方那么多的降水冲洗,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着实不易。即使在人为活动很少的密云水库,全年二级以上天数也仅占90%左右。
但是,与自然环境相比,人为污染无疑是主因。西方自工业革命后、我国自大规模工业建设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大,并成为决定性因素。包括北京在内,国内大城市中PM10和PM2.5的主要来源包括化石燃料(煤、汽油、柴油)和生物质(秸秆、木柴)等燃烧、道路和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餐饮油烟等污染源直接排放的颗粒物,也包括由一次排放出的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等)转化生成的二次颗粒物。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
北京市为改善大气环境、治理空气污染做出了巨大努力。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关停搬迁首钢、焦化厂等主要污染源企业;严控燃煤锅炉和燃煤散烧,天然气使用率达到空前高度;大规模开展公共交通建设,提高汽车油品标准。这些措施推行后,北京大气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观,空气质量环境总体向好的方向前进。但是,对比国际大都市,北京空气质量治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找回碧水蓝天,最重要的还是减排。希望大家在关注各种污染物监测数据的同时,从自身做起,从今天做起,积极参与环保减排。多坐一次公交车,少扔一些废弃物,北京的天就会更蓝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