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芬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启动会议顺利举行

20.01.2021  10:08

2020年12月22日北京时间下午4点,“基于非铝脱氧轴承的多尺度微观结构敏感性疲劳模型框架开发及夹杂物对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的中、德、芬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启动会议在冶金楼1115顺利举行。中天钢铁集团刘宇总工程师、中天特钢公司王郢总经理、万文华副总经理、德国亚琛工业大学Sebastian Münstermann教授团队、芬兰阿尔托大学连军贺助理教授团队、北京科技大学包燕平教授团队等出席启动仪式。会议采取网络会议形式,由包燕平教授主持。

首先,包燕平、顾超介绍了项目现有工作基础及研究思路。该项目将以非铝脱氧轴承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与模拟相结合的手段探究非铝脱氧轴承钢中夹杂物对疲劳性能的作用机理及对疲劳寿命的量化影响,并与铝脱氧轴承钢进行比较,为中天钢铁集团高品质非铝脱氧轴承钢的性能提升提供理论依据与支撑。本项目的特色是:在大幅度改善钢液可浇性的同时,生产高质量轴承钢。

万文华提出了中天特钢对项目的要求,希望通过本次国际合作进一步认识国外类似工艺生产的轴承钢使用情况,加大非铝脱氧制备高质量轴承钢的推广力度,将非铝脱氧轴承钢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应用于常规轴承钢,并且借助本项目提高中天特钢技术团队的专业素养。刘宇和王郢也对项目提出了建议和期望,并表达了对四方合作的期待和祝愿。

Sebastian Münstermann、连军贺分别发言,阐述了各自团队已有的相关研究基础。Sebastian Münstermann团队长期从事材料高强化与轻量化、高强结构钢塑性损伤的微观结构敏感性模型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材料微观结构及材料损伤容限方面研究基础深厚,且与国际先进钢铁企业及高端用户有深度合作。连军贺致力于服务材料生产与设计的数据计算平台的建立,目前已成功开发多种基于微观结构的材料力学性能分析模型及算法。

据悉,北京科技大学与亚琛工业大学自1979年正式建立合作关系以来,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长期合作,硕果累累。亚琛工大在工程技术领域享有极高的声誉,与国际先进钢铁企业及相关用户开展了深度合作,包括蒂森克虏伯、浦项、安赛乐米塔尔、奔驰、大众公司等。本次两校合作将对中外钢铁企业、高端用户及研究院所间的交流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也充分发挥了亚琛工大和北科大在冶金和材料领域的优势,进一步深化双方的长期合作。

本次国际科研合作项目拓展了我校与世界高水平大学“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模式,将有力助推学校学科专业发展与“双一流”建设目标。北京科技大学、中天钢铁集团、亚琛工业大学以及阿尔托大学未来将在各自优势的基础上精诚合作,深化合作层次,创新合作方式,致力推动高端轴承钢技术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责编:付云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