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领导和科技部等中央部委领导莅临我校国家科学中心调研指导

22.03.2021  10:20

3月20日,部市共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现场推进会召开。北京市委书记蔡奇,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伟,市政协主席吉林,市委副书记张延昆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等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

20日上午,部市领导首先来到我校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察看了高温高压水汽环境、自然大气、多相流、特殊地域环境结构材料、力学-化学多场耦合环境结构材料试验装置等五个在验收和国际评估中获评“国际领先”的实验装置群。蔡奇要求国家科学中心要服务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发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作用。

当天下午,部市领导召开现场推进会。蔡奇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央明确提出支持北京等地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正是着眼于“两个大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党中央在科技强国建设中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意味着要求更高、任务更重和责任更大。北京“十四五”开局如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最重要标志。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为引领,更加自觉地站在“国之大者”高度来认识和把握,更加聚焦、集中发力,瞄准国际一流,深化部市合作,落实好战略行动计划,力争率先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蔡奇强调,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在京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等创新力量作用,聚焦“卡脖子”技术,实施“揭榜挂帅”,加强基础研究和协同攻关,推动实现更多“从0到1”突破。
蔡奇强调,要坚持需求导向,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打通科技和经济融合中的堵点。坚持“三链联动”,以创新链带动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把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蔡奇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中央各部委进一步加强指导支持,做实做强北京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一处七办”,深化部市和央地协作。各区、各相关部门认真抓好任务实施,办好各自的中关村科技园。各级领导干部要当好“后勤部长”,善于和科学家、科技人才交朋友,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科学家心无旁骛搞科研。

王志刚指出,部市协同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重要举措。科技部将会同北京市和北京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各成员单位,立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共同担起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责任和使命,加快打造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的战略支柱。要支持北京用好高校、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等优势创新资源集聚的优势,聚焦重大需求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支持北京从国家紧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聚焦关键,立足自身优势明确科技创新的主脉络,加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协同发展。支持北京构建高水平国际化创新生态,从政策支持、法律保障、文化建设、服务体系等方面完善科研环境和创新生态,为科研人员、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提供支撑,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高地。

陈吉宁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决策部署和“十四五”规划纲要,聚焦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任务,坚持国际水准、世界一流的要求,统筹用好国内国际资源,推进各类创新要素空间聚集。要善于运用我国现代工业体系门类齐全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创新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促进技术迭代、创新加速,深入发掘数字经济规模优势,优化创新模式。统筹发展和安全,围绕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整合要素资源,做好服务保障。注重学习掌握相关领域知识,保持科技敏感性,提高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引导企业更多投入底层技术和硬科技研发,打造良好产业生态。强化企业精准服务,拓展人才宽度和厚度,营造公平发展环境。各区要加强协同联动,结合企业发展阶段性需求,积极做好承接转化。搭建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共享合作,优化配置资源,提高创新效率。培育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加强应用场景建设推广,促进创新与城市更新等重点任务有机融合、良性互动。
中央有关部门和北京市领导林念修、李萌、王志军、欧文汉、汤涛、任洪斌、张涛、何华武、高瑞平、崔述强、殷勇、张家明、莫高义、夏林茂、隋振江、靳伟,以及十六区和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

当天上午,我校党委书记武贵龙,校长杨仁树,副校长王维才,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工程院院士毛新平,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总指挥张卫冬及国家科学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和相关试验装置科研与实验人员陪同参加。

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项目(简称MSAF)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的我国“十一五”期间建设的十二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该项目由我校作为法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共建,哈尔滨工业大学参建。2008年,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依托该项目,由我校牵头筹建“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简称NCMS),负责该项目建设运行和发展,国家科学中心预计总投资13.2亿元,实际投资15亿元,未来将达到500名研究人员,2000名研究生的规模。

我校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我国第四个国家科学中心,被中关村管委会列入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建设世界一流研究机构的第一个项目。北京科技大学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里第一个承担国家大科学工程以及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任务的高校。

我校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目标是面向我国能源、电力、交通、市政、海洋等重大工程领域的服役安全需求,建设国际领先水平的大型工程结构材料服役安全研究实验装置群,通过模拟实际工况下工程材料失效过程,建立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的评价与预测理论方法,研发我国的工程结构及材料安全服役标准和相关智能传感、数字孪生、延寿保护等技术,突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壁垒,实现对灾难性安全事故的预测、预警和预防,保障重大工程和装备的安全服役,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

国家科学中心针对重大工程结构材料服役安全领域的尺度域、环境域、时间域以及安全评价方法等四大关键科学问题,布局了一系列大尺度试验装置群,包括多相流环境、高温高压水汽环境、极端/多因素耦合环境、自然大气环境、特殊地域环境、力学-化学多场耦合环境等六个结构材料试验装置群及工程材料损伤仿真试验系统、开放共享配套设施两个数字化试验装置,共8套试验装置。依托以上装置及装置群的协同,可全方位实现复杂环境、复杂载荷、复杂工况的模拟,开展准真实条件下大尺寸工程结构材料的加速实验研究。

作为目前国际上首个也是唯一以材料实验与构件实验相互结合、物理实验与数字仿真互为补充的公共性、通用性大型综合科学研究实验设施我校国家科学中心8套试验装置中7套完成工艺验收并投入使用。8套试验装置中已有7套以高水平、高标准通过工艺测试验收。在验收及国际评估中,其中5套装置获得“国际领先评价”。

大科学装置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瑞典、日本等国家的100余位专家参与建设, 形成了由国内外院士领衔、专兼职结合的200余人的团队 。

国家科学中心遵循“边建设、边科研”的原则,在北京市和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开展了运载火箭发射平台、重型燃气轮机主轴、极地采油设备、高铁关键部件、风电塔筒、航空发动机叶片、核电关键管道测试评价,解决瓶颈问。国家科学中心已经为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投、国家电网、中国商飞、鞍钢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车、中广核、航材院、交通部科学院、壳牌石油、美国福特汽车、IHI国际工程集团、帝国石油公司等40多家用户提供服务。围绕装置建设,累计申请专利151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10项(已授权56项)

我校作为在京教育部直属高校,积极谋划,服务首都,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学校着力于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培育新兴交叉学科两个方面,强势推动新材料技术前沿创新,负责组建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中心,做好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工作,与北汽、首钢共建研发基地,服务北京支柱产业发展,规划建设新材料产业园、高精尖大厦,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北京相关新兴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

(图片:北京卫视)

(责编:付云笛、邢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