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撑昭通青花椒香溢天下

15.03.2016  11:41

  

        云南省昭通市盛产“香麻天下”的“鲁甸青花椒”和国家认定的永善“金江青花椒”,这里出产的青花椒因色泽鲜绿、麻味醇正、香味浓郁而畅销海内外。作为云南着力打造的“滇东北花椒产业带”,这里已初步形成昭阳、鲁甸、永善、巧家、彝良5个花椒基地重点县区。全市花椒面积已达116.48万亩,投产47.96万亩,年产量3万吨以上,产值在17亿元以上;全市较大规模花椒加工企业1个,2014年产值达4100万元,精加工的青花椒系列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重点花椒县区椒农专业合作社纷纷建立,每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椒农户越来越多。
  
  小小花椒树助昭通山区脱贫致富
  
  石漠化、旱灾、冰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级贫困县鲁甸,已发展青花椒23万亩。2014年,全县花椒产量达7404.12吨,产值达5.33多亿元;2015年产值6.2亿元。全县椒农户达4.2万户,占全县农户的53%以上,椒农达18.9 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55%以上,人均花椒面积1.2亩,户均花椒年收入1.26万元。龙头山镇的黄家林村,有272户椒农实现了年产干椒15万公斤,产值达750万元。
  
  鲁甸县龙头山镇光明村,全村人都住在两山夹一沟的干河谷地带,坡陡、石多,几乎没有耕地。花椒产业成为大山河谷地带群众的致富产业。如今,全村8000多人,种花椒1.3万亩,成了鲁甸种花椒面积最大的村,有的种植户一年就收入近10万元。小寨镇大平村共产党员、退伍军人阮忠山,种椒前千方百计想离开穷家外出打工。2007年他开始种青花椒,地震后现存的1300棵花椒树每年收入可达24万余元,七口之家生活富有。他说,这次地震恢复重建,家里盖起了500平方米的三层小楼,除国家补助的4万元外,没外借一分钱,要是过去建一层都难。目前,他正筹备成立村花椒合作社,已有32户椒农参加。合作社现有花椒面积700多亩,争取3年进入省级示范区。
  
  山大、坡陡、水急、一年三次地震叠加、没有工业的国家级贫困县永善,现已种植青花椒27.7万亩。2014年,花椒产量已达4740.42吨,产值33182.94万元。永善全县50%以上农民收入主要靠花椒,种植区每年户均收入6381元,人均收入1580.14元。青花椒已成为永善适宜区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还改善了县境内金沙江168公里长沿岸干热河谷大面积石山、石缝、石坡、石谷的恶劣生态环境。
  
  青花椒成了鲁甸、永善乃至昭通山区椒农的“救命树”、“摇钱树”、形象树、生态树。201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云南亲临鲁甸视察地震灾区时,远望峡谷山上万亩连片的花椒林,给予了“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的高度评价。
  
  人工物理防治为昭通青花椒护航
  
  然而,将时光拉回到1999年-2002年,昭通却是花椒病虫害重灾区。鲁甸、永善等产椒重点县6万多亩地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花椒窄吉丁、铜色潜跳甲、花椒瘿蚊、花椒干基腐烂病为主的花椒病虫害,且扩散蔓延速度快,盛产期花椒树大量枯死,新定植的幼苗大量死亡,局部地区出现了绝产、绝收,使已致富的椒农又重新陷入贫困状态,椒农只能“望树兴叹”。如永善的椒农,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靠天收椒”思想、气候因子变化、椒农管理椒园粗放等因素综合作用,致使椒树长势弱、抗逆性差、病虫发生蔓延快。2002年,永善发生危害面积5.6893万亩,占当时种植面积的70%,其病虫种类高达20余种。
  
  发展青花椒产业,良种壮苗是前提,栽培管理是关键,花椒病虫害防治更是保障花椒树生命强劲的重要支撑。灾情就是命令,花椒就是生命。昭通市林业局立即请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森保专家段兆尧深入到昭通花椒重点产区,开展了系统的病虫害调查、研究和防治指导。段兆尧研究员通过系统观察及分离培养、回接、鉴定(害虫)病原菌等方法,对永善、鲁甸等县的花椒病虫种类、危害现状、发生发展趋势以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严重影响花椒生长的主要病虫害种类、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等问题后,主动帮助鲁甸、永善等县林业局拟定了“花椒病虫害综合防治”项目。经过多方努力,永善、鲁甸等地的花椒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在椒农的急盼下启动。
  
  多年来,昭通市通过采用段兆尧研究出的人工物理无公害防治方法(即一剪、二削、三刷、四清、五增之法),对6万多亩花椒病虫害重灾区开展了全方位防治,保证了重灾区花椒树的重新复活、产业重新兴盛。虽然此法段兆尧说它很“”,但它的优势非常突出,没有任何药物残留、无污染、安全入口、效果显、成本低,不花钱也能达到防治目的,受到几十万椒农的欢迎。10年来,云南省林检局从系统角度,在项目、资金、测报、检疫、执法、宣传等方面对花椒病虫害防治给予了重点关注和支持,并同市、县林检局(站)一道,积极与段兆尧协同作战,为昭通青花椒产业护航,共谱了一曲人工物理无公害防治花椒病虫害的凯歌。
  
  科学管理助昭通青花椒创更优品质
  
  青花椒已成为了昭通广大椒农脱贫致富、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时下,全区已实现由零星栽植向规模开发转化、粗放经营向科学管理转化、出售原料向深度加工转化、产品优势向商品优势转化的历史性转变。属于典型山区贫困农业市的昭通,市委、市政府按照“一个产业、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规划、一笔专项经费、一干到底”的运作模式,把花椒确立为一项强市产业,制定与实施《青花椒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以及通过省林科院森保专家的长期指导和省、市、县林检系统的大力度防治,为花椒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全市花椒病虫害防治能力得到全面提高,病虫危害花椒的严重态势得到了有效防控。
  
  生态、经济效益兼具的优良造林树种花椒树,改善了昭通市金沙江、牛栏江流域干热河谷地区脆弱的生态,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就业机会,调整了农村劳务结构,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了农村群众的经济收入。如今,青花椒已是干热河谷地区三大效益结合得最好的造林优势树种。昭通市青花椒产业发展重点已初步确立,产业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光热充足、土壤优良、气候适宜、方圆百里无污染源的昭通,正在成为云南最大花椒产业重点发展的核心区,还将成为“中国青花椒之乡”。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甘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