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 科学研究 • 十件大事

01.04.2015  05:01

2014 年·科学研究

十件大事

1、2014年我校有4本专著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入选数量与与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并列第一。

 

2、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总立项76项(不含成果文库及子课题),经费达到2083万元。其中年度项目(包括重点项目10项,一般项目28项)38项,青年项目15项,总计53项,总立项数和分类立项数均居全国高校首位。

 

3、我校在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中取得优异成绩,共有27项成果获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21项(见表13)。获奖总数与北京大学并列第一。我校青年教师张世明独著的五卷本著作《法律、资源与时空建构:1644-1945年的中国》获得特等奖。这是我校继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之后,时隔10年再次获此殊荣。王子今、张康之、冯仕政、杨慧林、陈雨露等5位教授的专著获得一等奖。

 

4、智库建设取得新进展。为响应国家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号召,学校通过体制创新、战略重构和资源整合,在中国特色智库建设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构建智库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在上海社会科院智库排名中2014年名列第9,比2013年提升了4位。重阳金融研究院、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中心、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等机构都入选各类排行榜。

 

5、物理系季威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在《Science》杂志发表的论文“原子力显微镜实空间观测分子间相互作用”是我校教师首次在科学杂志的原创研究成果栏目发表论文,该论文于2014年入选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等专家投票评选的201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是人民大学研究成果首次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6、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投资专家小组公私部门对话“通过公私合作制(PPP)促进亚太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在京举行。我校研究团队发布研究报告,倡议在APEC架构内,通过金融创新推行公私合作制新模式(APPP)。此次对话会在2014年APEC第三次高官会及相关会议期间由中国人民大学承办,来自APEC经济体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代表展开对话。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发表,在《北京纲领》的第十五条中明确指出,“批准《通过公私伙伴关系促进基础设施投资行动计划》,加强在公私伙伴关系领域的合作,促进更具活力和可持续的亚太基础设施投资和开发。” 这是中国人民大学智库成果首次进入APEC会议官方文件,也开创了中国高校深度参与APEC论坛的先河。

 

7、“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14”举行。论坛的主题是“法治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旨在进一步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长肖扬出席论坛,来自政府部门、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学生380余人参加论坛,围绕“法治中国与社会治理”,“法治中国与传统文化”,“法治中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入和精彩的讨论。

 

8、第三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颁奖,本届终身成就奖分别授予著名伦理学家学罗国杰教授,著名教育学家顾明远教授,著名经济学家黄达教授。马凯副总理出席颁奖典礼,他指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吴玉章基金和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已经成为目前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历时长久、份量厚重、影响深远的非政府组织奖项之一。尤其是近年来增设的“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从某种程度而言,就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

 

9、学术期刊质量继续提升。2014年,学校学术期刊质量继续提升。8种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期刊资助计划的期刊获得连续资助。在国家社科基金组织的年度考核中,《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获得优秀,《国际新闻界》、《教学与研究》、《人口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档案学通讯》、《清史研究》等6种期刊获得良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入选教育部期刊名刊建设计划。《人口研究》、高教社出版社主办、商学院承办的《Frontiers of Bussiness Research in China》入选“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10、人民大学3人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会议决定,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方立天教授、社会与人口学院郑杭生教授、法学院王利明教授等3人入选委员会委员。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决策的咨询顾问机构,委员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聘任。首批咨询委员共30人,由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