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建立秦岭大熊猫保护网络

01.01.2016  09:37

 

 

      本报讯(记者郑金武通讯员铁铮、张骅)北京林业大学等多个单位联合建立了秦岭大熊猫保护网络,使秦岭大熊猫保护区面积超过52万公顷。包括这一成果在内的“大熊猫栖息地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日前获得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科研人员提出了大熊猫栖息地植被恢复技术、等高交错森林恢复和萌蘖更新调控补植等技术,促进了天然次生和萌生林向大熊猫潜在栖息地的更替,加速了大熊猫栖息地恢复工作的进程,保证苗木成活率达到90%,使森林恢复提前了5~8年。同时,开发了隔离种群关键廊道和保护空缺识别技术,构建了“关键廊道—空缺区—保护区”网络,形成了岷山“三区二带”和秦岭“四区六带”保护体系。

项目还创立了大熊猫栖息地稳定性的阈值辨识法,从理论上得到了大熊猫种群持续生存的临界条件,并且研发出一种相关站点线性回归补入法,系统完善了大熊猫分布区历年气象数据。研究人员还开发了大熊猫栖息地恢复诊断预警技术,识别出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急需保护的7个区域,显著提高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的预警能力。(A01)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郑金武 铁铮 张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