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陈来《仁学本体论》荣获第三届“思勉原创奖”

17.09.2015  17:39

清华新闻网9月17日电   日前,第三届“思勉原创奖”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揭晓,清华大学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华书局原总编辑傅璇琮的著作《唐代科举与文学》,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陈来的著作《仁学本体论》获得该项殊荣。

思勉原创奖是我国文史哲领域最具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奖项之一,授予改革开放以来有重大影响的、首次出版的文史哲学科领域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凭借获奖作品的良好口碑和评奖过程的公信力,该奖甫一诞生即被教育部认定为人文社科省部级奖项。自2011年首届评奖以来,该奖宁缺毋滥,仅评出13部真正的原创佳作。本届获奖作品共有五部,其余三部是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张世英《哲学导论》。

傅璇琮教授《唐代科举与文学》运用史学与文学相互渗透沟通的方法,掇拾、考察历史记载、文学描写中的有关科举文化的史料,以研究唐代士子的生活道路、思维方式与心理状态、文学创作,努力重现当时部分的时代风貌和社会习俗,以作为文化史整体研究的素材与前资。关于科举制度本身的历史考证,该书也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梳理,获得了不少可靠的新知。《唐代科举与文学》1986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以来,学术界反应甚巨,公认其在当代古典文学学术史上起到了引领风气的作用。

仁学本体论》是陈来教授论述其儒学本体论的哲学著作。该书继承和展开了古典儒学的仁论、道体论等,批判地吸收了近代以来的中国哲学本体论,在综合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从而将儒学的仁论演为一仁学的本体论。其哲学建构既是对儒家古典仁学的传承,也是对近代以来中国哲学本体论的接续与回应,是当代儒家哲学的综合创新之作。《仁学本体论》2014年由三联书店出版,出版后从众多原创著作中脱颖而出。

“思勉原创奖”以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吕思勉先生命名,以“原创”为引领,旨在鼓励当代文史哲学者潜心研究、勇于创新,产出国内一流、国际影响的原创性学术精品力作,进一步促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评选过程力求公开、公正,评审权力完全交给学术界,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的作用,坚持全过程实名制评审,评审过程和所有评审意见全部录入档案,以确保评奖结果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供稿:文科处 编辑:蕾蕾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