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 留住云间大九湖

01.07.2016  16:37
不当开发带来“生死考验”,10年治理使水面恢复到1065公顷
神农架 留住云间大九湖   6月15日,湖北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试点范围为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神农架国家地质公园、神农架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面积为1170平方公里。
  “大九湖是研究湿地演变和气候变化的重要标本,这里发现的小黑三棱群落和睡菜群落是国内首次记载。”湖北神农架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科研所副所长张志麒说。九大湖湿地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典型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之一,2013年进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经过10年治理和生态修复,一度消失的水面如今恢复到1065公顷。
   “云间湿地”的深厚泥炭层,记录着华中地区1.6万年来的气候变化
  初夏清晨,走在神农架大九湖,湖面被薄雾笼罩着,远处层峦叠嶂的高山倒映在湖面上。
  “大九湖有‘云间湿地,天上九湖’之称。”神农架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向平洋说,这里海拔高,大九湖被周围2000多米高的群山环抱,常年云雾缭绕,与此同时,大九湖雨量充沛、蒸发小、湿度大,没有外来河流补水也没有河流直接排水,每一滴水都来自云间,水“从天上来,由地下走”。
  大九湖位于神农架林区西南部,介于川、鄂、渝交汇处,素有“一脚踏三省”之说,平均海拔1730米,总面积5083公顷。顾名思义,大九湖由9个湖泊抱团组成。大九湖附近没有河流,但在其西北角有40多个大大小小的落水孔,落水孔属于喀斯特地貌,水流至此后形成地下暗流,最后流入丹江口水库。
  张志麒说,大九湖是华中地区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亚高山湿地,湿地区域内有亚高山草甸、泥炭藓沼泽、睡菜沼泽、苔草沼泽、香蒲沼泽及紫羊茅沼泽等湿地类型,植物种类丰富独特。
  神农架大九湖,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典型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之一。大九湖泥炭层最厚达3.5米,记录着华中地区1.6万年来的气候变化。
  据介绍,大九湖区域有高等植物141科466属984种,苔藓植物13科18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9种;有陆生脊椎动物69种,其中有金丝猴、梅花鹿、白鹳、双尾褐凤蝶、雉鸡、星头啄木鸟等被列入国家保护动物的珍稀动物达37种之多。
   经过10年治理,一度消失的湿地水面,如今恢复到1065公顷
  由于对湿地生态功能的认识不足,“云间湿地”也曾面临“发展之殇”。
  据介绍,大九湖经历过三次“生死考验”。第一次大开发,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九湖地区被定位为国有林场,许多参天大树被砍掉。砍树卖树,大九湖乡的GDP曾经“砍”到了全省第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地又在大九湖湿地上修建河渠,开垦草场,建梅花鹿场和细毛羊场。2001年又发展万亩高山无公害蔬菜,建设产业基地。
  因此,就在十几年前,大九湖湿地水面基本消失,季节性浅水湖泊已不存在,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控功能大幅下降,各种野生动植物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
  2005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在大九湖召开现场办公会,为大九湖湿地制定了“生态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方针。由此,大九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及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工作的序幕拉开。2006年,国家林业局批准成立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
  “和上世纪建立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时静态保护到‘一草一木都不允许动’不同,大九湖还实施了大面积的蔬菜种植地停耕、以退田还湖为主要内容的系列生态恢复工程。”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局长王文华说,管理局先后实施退耕还林、还泽、还草等工程,并且修建生态暗坝11处、溢水口10处和调蓄湖2个,恢复天然河道2350米。同时,鼓励引导当地居民改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习惯,减少因生产生活给湿地带来的再污染、再破坏。
  2013年的普查数据显示,大九湖水域面积已经达到1065公顷。如今,大九湖湿地基本恢复了原生态湿地风貌。
   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好生态才是子孙后代的“金饭碗”
  大九湖湿地胜景重现后,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夜宿大九湖”成为神农架旅游新时尚。但大九湖地处盆地,自净能力有限,污染随之而来。
  “高峰时,每天有1万多游客,远远超过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张志麒告诉记者,“2011年大九湖水质是二类水,现在则是三类水,等冬季游客少时就又成了二类水。”
  为排除人类活动带来的污染和干扰,大九湖于2012年开始实施湿地生态移民搬迁。457户1800多名土生土长在大九湖的老百姓,需要搬迁到山下20公里外的坪阡村。
  “湖脏了,游客还会来吗?”亲历大九湖从围田垦荒到生态修复近30年变迁的农家乐老板黎洪财直截了当,“保护好了大九湖的生态环境,就能保住子孙的‘金饭碗’。”截至目前,已经有98%的农户签订了搬迁协议,在搬迁地坪阡村开建房屋的达八成以上。
  为更好保护湿地生态,今年5月1日起,神农架大九湖实施封闭管理,景区内停止一切住宿、餐饮等经营活动,禁止游客在景区内留宿过夜。(记者 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