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试点社区建设:"清河实验"居民的事情居民议

12.01.2016  16:54

  阳光社区居民陈学敏在阳光学堂公益讲座上分享心得。

 

  社区参与嘉年华居民投票选方案。

 

  新年伊始,海淀区清河街道阳光社区迎来不少新变化。阳光学堂的课程正日渐丰富,社区微空间和楼栋环境美化提升,社区市集将定期举办,酝酿小半年之久的三角地改造及墙绘也要在开春后正式动工,原本脏乱差的空地有望成为社区居民互动的公共空间……

  作为清华大学“清河实验”的试点社区之一,这里的居民不断收获惊喜。问题重重的老旧小区何以换新颜?这些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又是否能为其他社区带来启发?

   “这里既有城市又有农村,

  复杂又多元”

  上周六下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谈小燕刚刚忙完学校的社会治理创新与社区建设论坛,便急匆匆赶往七八公里外的阳光北里小区,参加社区的阳光学堂公益讲座开讲仪式。自从去年参加清华大学“清河实验”课题组并担任清河街道主任助理工作以来,她每周都要过来几次,不少居民见着她总会笑呵呵地打声招呼,倒像是相识已久的老街坊。

  “清河实验”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在海淀区清河街道开展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改革试点工作。“之所以选择清河,正是看中它的复杂和多元,这里既有城市又有农村,既有传统的单位大院、老旧小区,也有新型商品房小区。”作为课题组负责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教授特意从众多候选街道中挑出了看似最为棘手的一个,而下辖六个不同片区的阳光社区更是其中混合型社区的代表。

  不到两点,3号楼地下一层的活动室已经坐得满满当当。尽管条件有些简陋,但20多位专程赶来的居民兴致丝毫不减。“前些天看到讲座通知,我就赶紧报了名。”清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董三福作为“忠实粉丝”第一个发言,“课题组提议办学堂,就是想给咱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家门口互动的平台,让大家能在一个空间里交流,找到兴趣相投的伙伴,寻求感情上的共鸣。凡是有一技之长又乐于分享的,都可以进入社区的人才库。

  虽说公益讲座还是头一次,但诸如英语、摄影、编织、太极等阳光学堂常规班一个多月前就在阳光社区陆续启动。与以往“官方版”的市民学校不同,阳光学堂的老师大多来自社区居民,这让谈小燕感到很欣慰,“昨天又有居民主动提出说可以带大家学书法、唱京剧,这正是我们提倡的‘终身学习、人人参与、人人为师、人人共享’。相信再过一年,学堂能开出50个甚至更多的班,到时候还可以办个‘阳光社区节’。

  77岁的居民黎建明如今执教太极拳班,工作日上午八九点钟,他总会身着太极服,在体育公园中心广场或阳光南里28号楼带领学员练习,“我自己学了有七八年,算稍微懂点儿,现在学员也不少,有十六七个。”居民陈学敏则感慨从学堂受益颇多,在照顾家中老伴儿的同时,她挤出时间报了五个班,68岁的她看起来神采奕奕,主动走上台前与大家分享心得,“过去没这么多机会,现在有了清华课题组的帮助,咱社区的活动越来越丰富,我也就更愿意走出来。不是有那么句话嘛,活到老学到老。多学点东西,我这心态也变年轻了。

   “我们是社区的议事委员,

  充当居民和居委会之间的衔接环”

  在谈小燕看来,阳光学堂之所以能够办得如此红火,与社区居委会议事委员前期四处征集意见、反复开会讨论密不可分。而选举社区居委会议事委员正是“清河实验”第一阶段进行社会再组织实验的一大创举。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可能包办一切,需要厘清它所承担责任的边界,最大限度地激发社区活力,构建政府、市场、社区等多元治理主体良性互动的平台。”李强教授坦言,居委会虽说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实际上主要精力都要用来完成街道安排下来的工作,很难有时间、精力和动力去了解居民需求。

  以2014年为例,课题组成员王拓涵所调查的某商品房社区居委会工作专用邮箱就收到了477封来自街道各科室发来的工作安排,这其中还不包括主管居委会的居民科所布置的日常工作任务。

  去年1月,阳光社区对社区治理结构进行存量改革,从18名了解社区又热心参与的居民中选举出10名议事委员,65岁的栾立成功入选。“议事委员有各自的责任楼栋,平时负责征集居民的需求和意愿,在每月13日的例会和25日的联席会上共同讨论,寻求解决办法。”一年下来,栾立对这项工作已经驾轻就熟,“在很多居民眼中,我们就是社区的政协委员,有什么想法都会找我们,由我们来充当居民和居委会之间的衔接环。

  在前期的摸索中,议事委员围绕“社区中最需要改善的地方”征集到87项意见,并最终通过投票选出最迫切要解决的5项:南里活动室建造;自行车棚建造;北里垃圾楼建设;改善社区绿化环境;文明养犬。

  “拿自行车棚来说,过去虽然有地下室,但很多人图省事儿,还是习惯把自行车随手停在楼道或者楼外,到处乱糟糟的,看着就觉得闹心。议事委员讨论以后,很快建起了统一规划的自行车棚,长期头疼的问题就这么解决了。”说到这些,栾立很兴奋,话语中带着满满的成就感。

  议事委员的出现也让居委会主任刘惠丽看到不少变化,“以前居委会想为居民办些好事实事,但总是从政府的角度去考虑居民的需求,没有征求居民的意见,干了很多出力不讨好的事情。自从社区有了议事委员,居民的事情居民议,居民的需求也能更直观地传达到居委会。这样一来,社区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也提高了。

   “街道可直接花钱找人设计施工,

  但很可能并不是居民想要的”

  在“清河实验”课题组看来,选举议事委员只能算作迈出第一步,打造幸福社区单单依靠个别活跃分子显然还不够。“像很多社区一样,阳光社区的大多数居民也曾经因为互不相识,对社区缺乏归属感,平时很少参与社区活动。”谈小燕认为,只有找到居民真正关心和感兴趣的点,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整个社区才能实现全面提升。

  前期议事委员通过议事提出阳光南里需要建活动用房。经过调研,谈小燕惊讶地发现拥有500多户居民的阳光南里小区居然没有一处可供居民互动的社区公共空间,而整体环境的脏乱差让居民怨声载道,“位于小区中间的一块三角地带尽管有些绿植,但没有座椅等配套设施,很少有人去,反倒是狗屎遍地。”于是,课题组决定从三角地的改造入手,让居民全程参与规划。

  “如果按照传统思路,街道完全可以直接花钱找人设计施工,省时省力,但效果未必好,很可能并不是居民想要的。”去年夏天,谈小燕带着课题组成员开始对居民进行访谈,了解居民希望在改造后的三角地做些什么,然后邀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刘佳燕和陈宇琳团队、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分院邓翔宇团队及清华大学粉刷匠协会根据居民的意见设计出六套备选方案。

  在去年10月的社区参与嘉年华上,设计师们与居民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并由居民投票选出自己心仪的方案。

  “一开始,我们都看好一个从美国回来的设计师,他之前在美国做过社区规划,设计稿非常高大上,但居民并不买账,他们最终选择了看起来更接地气的方案。”对于这样的结果,谈小燕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欣喜,“这恰恰可以看出居民参与的意义,也避免了街道一厢情愿替居民做决策,换来个花钱不讨好的尴尬局面。

  从前期的公众咨询,到后期对选中方案的优化调整,课题组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团队、清华同衡规划设计院团队花了小半年的时间完成了三角地的改造设计,仅仅是与设计团队、议事委员的开会讨论就不下15次。对此,谈小燕认为很值得,“鞋穿得舒不舒服,只有穿鞋的人最清楚。居民参与规划花的时间是要长些,但能让更多居民满意,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也会得到提升。

  一年多的试点实验中,谈小燕也曾碰壁无数,“建造阳光南里活动室原本也在计划之列,但没等方案出炉,就因为建设审批困难遭遇涉嫌违建的问题,不得不暂时搁置。”面对议事委员的质疑和误解,谈小燕甚至彻夜难眠,“毕竟课题组也不是万能的,需要在现有制度框架下进行尝试,我们只能期待相关政策逐渐放开,可以给老旧小区的改造提供更多支持。”主笔:宗媛媛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