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京师中国传媒智库发布第二期中国人的“爱恨情仇”与社会领域报告:情感表达上南北差异、代际差异明显

14.11.2016  20:33
        11月8日,北京师范大学舆情大数据挖掘实验室、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搜狗大数据团队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举行京师中国传媒智库发布第二期:《中国人的“爱恨情仇”与社会领域演变报告》学术研讨会。该报告披露了近五年来中国网民信息生产行为习惯和情感取向的地域、代际、性别、场景等方面的差异和特征,刻画了中国人的“爱恨情仇”社会图谱。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喻国明教授表示,在当前复杂多元的社会结构中,通过大数据挖掘手段探究民众的信息生产和情感价值结构变革,是把握社会心理,研判社会舆情的基础,也是实现线上数字空间和线下实体社会共振融合的过程,报告的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都值得肯定。           搜狗公司CTO杨洪涛先生、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院长吴向东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冯仕政教授等嘉宾均出席了会议并进行发言。北京师范大学舆情大数据实验室执行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彪副教授进行了报告发布。           女性情感表达更活跃,南方人情感表达更直接           报告显示,目前网民对于信息消费的热情仍然大于对信息生产的热情,不同群体的信息生产行为习惯和情感表达习惯都产生了明显差异。从性别上而言,女性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活跃,感性程度更高;从地域上而言,有悖于一般认知的是,北方人的情感表达较南方人更为含蓄;就网络世代而言,00后的表达方式更加去中心化,对于表情包的使用远高于其他世代;从场景上而言,同质场景的功能逐渐趋于细分,即便同为购物平台,消费者的购买侧重也不尽相同,用户在特点场景下信息生产和使用习惯的差异化开始显现。           教育与诚信成为热议公众话题,私人生活无“购”不欢           近五年来,网民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度呈现上升趋势,教育连续几年成为当前最受热议的社会话题。诚信问题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成为上升趋势最快的社会热点问题。这体现了社会核心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纾解,社会冲突性、矛盾性的问题仍然存在。在私人领域中,感情生活是最重要的讨论话题。而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购物消费需求则成为民众在私人领域除了维持社会关系网之外的第一核心领域。           社会是非观与价值观迷茫,“秀恩爱”成常态表达             报告指出,近年来民众的主流是非观、爱情观、价值观都产生了一定的变化。民众对是非观的提及频率稳步上升;爱情观则由内敛到高调,“秀”成为一种常态;人生观与成功观则成为近年来上升最快的,也是最核心的价值观。但社会结构的板结化却使民众出现了价值迷茫和公认的判断标准的失效,造成目前价值观多元混乱,戏谑化表达成为新的表达方式。在社会关系上,学缘关系超越亲缘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主导,师生关系成为最为重要的社会关系纽带。           光明日报、中国日报、新京报、搜狗、封面新闻等20余家新闻媒体单位对报告进行了广泛报道。  
(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