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刘建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确立了根本遵循。特别是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需要有导向,这既是由一般学术研究和科学进步的规律所决定的,更是由哲学社会科学本身的特定性质所决定的。就一般的学术研究而言,人们通常更注重学术研究的自由发挥,强调学者的好奇心和个人兴趣,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术研究可以完全自发而不需要来自社会的引导。事实上,即使表面看似纯学术的研究,也往往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适应着社会的需要。恩格斯说过,社会一旦出现了某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将科学推向前进。尽管完全出于个人原因的学术探索始终是存在的,但是从学术研究事业的整体上讲,从社会的学术共同体层面来讲,学术研究始终是围绕社会需要来进行,区别只是在于这一行为的自觉或不自觉而已。而且这种社会需要通常会以明确的国家意志表现出来,作为一种政治的导向。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更加需要自觉地遵从社会需要和一定的政治导向。作为以社会和人为研究对象的主观活动,哲学社会科学与社会的需要、与人们的生活有着更为密切而直接的联系,特别是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有着更紧密的联系。因此,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相比,有着明确的意识形态属性,是科学性与政治性的统一。除了适应社会的基本需要,它更应该明确地适应社会性质的要求和国家建设的需要,为国家的意识形态工作和人们的文化认同提供支撑。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自觉地坚持和遵循正确的社会政治导向,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正确导向。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党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价值立场。习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就是要深刻把握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人民性,并将其贯彻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从研究领域的选择到研究选题的确定,从研究理念的指导到研究方法的运用,从研究活动的推动到研究过程的把握,从研究成果的形成到最终运用等各个环节,都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都要体现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在我国得到繁荣和发展,才能发挥自己应有的重要作用。“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日益重视和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努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还存在着某种疏离甚至违背正确导向的现象:在研究选题方面,离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离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去选择某些边边角角的冷门问题,一心只求“填补学术空白”;在研究理念与方法方面,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脱离我国社会实际,片面地抽象地套用西方学者的研究方法和话语系统,以求“与国外接轨”;在研究过程中不注意对国情进行调查研究和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热衷于“闭门造车”;在研究成果及其运用方面,站在少数人的立场甚至海外组织的立场上,愚弄群众甚至危害国家,等等。所有这些,都产生了不良的甚至很坏的结果。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具有社会主义属性,其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习总书记的讲话鲜明地提出和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人民性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对于我们加强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巨大指导意义和鼓舞作用。我们要以学习和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为契机和起点,深刻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人民性,深刻把握科学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深入反思自己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历程,总结研究的成败得失,并进一步明确方向,自觉牢记使命,用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作出贡献。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