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礼物”旅游商品大赛打造北京旅游消费提升平台

09.10.2014  20:23
      自1997年以来,已经连续举办十一届的“北京礼物”旅游商品大赛已经成为推动旅游商品新品向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形成了良好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通过这一平台,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旅游商品和优秀的设计、研发企业。
      在今年的第十一届大赛,为了进一步充分调动旅游消费潜力,挖掘“北京礼物”设计和产品资源,引领旅游商品产业发展方向,加大“北京礼物”对游客的影响力,促进具有优秀民族文化和独特技艺的老字号加快创新发展,市旅游委联合市商务委、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市科委、市公园管理中心等单位,分为老字号主题、科技主题、设计创意主题、旅游景区主题等四个主题赛区分别举办,入围企业数量总计885家,较上届增长208%,入围作品总计4961件,较上届增长184%。最终评选出金奖3名,银奖21名,铜奖39名,优秀奖261名;优秀组织奖14个,同时科技主题赛区评选出了5个单项奖。
      本届大赛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注重实效,更加重视举办过程
      本届大赛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的办赛思路,通过打造平台,激发旅游商品研发生产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作用,带动北京老字号产品向旅游商品的转化,推动一批科技领域、景区景点的优质旅游商品脱颖而出,丰富“北京礼物”产品系列,提升旅游商品设计理念,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作用。
      为了通过举办大赛提升旅游景区和相关企业对于开发旅游商品,拉动旅游消费的重视程度,大赛组委会在举办过程中,拓宽征集渠道,不断造势,策划举办了“北京礼物”旅游商品大赛走进中关村科技园区、生物医药园区、高等院校等60多场系列活动。与DRC设计创意产业基地、礼品、包装等行业协会、孵化园区等联手,举办10余场集中性大赛培训会。并借助北京科博会、北京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等会展活动平台大力宣传旅游商品大赛。
      同时,与全市16区县旅游委紧密联系,对各区县重点旅游景区开展了旅游商品现状调研工作,汇总近100家景区的相关数据,建立大赛共享数据库,开展了16场区县企业动员及培训会。
      与市文资办等单位合作,举办了首都文创企业“北京礼物”旅游商品高峰论坛。邀请首都设计专业院校专家、优秀设计创意企业、行业协会代表以及业内专家探讨“北京礼物”发展现状,并组织企业及院校前往八达岭、颐和园等景区采风,寻找艺术创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为景区旅游商品的发展开辟新思路。
      本届大赛组委会特聘了15名知名中青年设计师担任大赛设计顾问,以充分发挥平台作用,组织专家、设计精英对参赛企业进行10场多方位辅导和咨询,优化大赛作品,并务实的开展设计机构与北京“老字号”企业、景区对接活动。邀请首都十几家企业级优秀设计师与企业组成“设计智囊团”,“智囊团”结合老字号企业品牌背景、文化内涵,景区特点,为企业“出谋划策”。目前,清华美院等院校已与王麻子、京彩瓷等企业实现对接,一些设计企业与老字号企业、景区等正在进行合作洽谈。
      二、通过大赛推动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和优秀企业脱颖而出,产生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本届大赛既吸引了洛可可、华新意创、嘉德伟业、幻响神州等很多优秀设计单位,设计报送了与北京旅游景区、民俗文化等方面结合的新的设计创意作品,又有红星、小米、首钢、爱慕、同仁堂、握奇数据等知名企业推出了红星65周年纪念酒及衍生纪念品、同仁堂养生保健系列、首钢记忆系列、小米手环、握奇可穿戴支付手表、爱慕“青春的碰撞、行走中的北京”等与旅游市场紧密结合的新产品进入大赛,还有张一元、吴裕泰、锦芳小吃、盛锡福、月盛斋等30余家老字号企业参赛。
        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加入到“北京礼物”中来,更多的优秀作品脱颖而出,为“北京礼物”的发展注入了时尚、新鲜和强劲的元素。通过本届大赛的平台示范作用,在大赛结束以后目前已有二十余种科技主题和老字号转化成为北京礼物序列产品,将很快在北京礼物店中销售。
      同时,通过2014年度北京旅游商品奖励资金的扶持和引导,将有更多优秀作品进入市场化转化渠道,提升旅游消费规模。
      为了更好地发挥“大赛”平台的作用,进一步强化产品的市场转化性,在下一届大赛中将进一步优化办赛方式,突出和强调市场转化导向和效果,检验获奖作品的市场化成绩。同时继续搭建大赛交流平台,借助DRC、设计创意园区等基地,不定期举办旅游商品企业沙龙,将旅游商品设计、生产、销售及融资机构进行充分对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信息流畅通的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