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017年G20研究报告》发布 聚焦全球治理
在二十国集团汉堡峰会即将召开之际,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承办的“G20、全球治理与中国发展”研讨会暨G20研究系列成果发布会2日在京举行,近200位各界专家、学者与媒体出席。
会议由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主持。王文代表该院发布了《全球治理的十字路口:2017年G20研究报告》。报告主要分为四个方面:首先,2017年是世界经济整体经济增长目标实现的关键之年,是由危机应对到长期治理的加速转型之年,是世界经济政治不确定性加剧之年,是全球治理面临“碎片化”加剧之年,是G20议题的延承性和聚焦度面临多元化的一年;其次,报告对汉堡峰会的成果进行了预期,并进行了相应的建议;再次,报告阐述了G20的中国元素,强调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将从国际货币治理改革、创新增长方式、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等方面推进G20转型升级;最后,报告描绘了G20的未来之路,并提出了可行性政策建议。
连续举办四届G20智库论坛年会的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今年3月受捐赠成立全球治理研究中心。担任中心主任的外交部前部长何亚非提出G20需要在四个方面作出改变:需要以“创新发展、协调包容”的精神,继续推动世界经济在“新常态”下稳定增长;需要大国凝聚团结合作、共度时艰的共识,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超越地缘政治,选择和平合作、相向而行;需要克服狭隘思维,努力扭转“逆全球化”和民粹主义思潮的负能量;需要进一步重视发展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世界经济发展失衡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提出,应让G20成为全球风险防范的“减震器”、全球持续发展的“动力源”和全球治理体系的“总枢纽”。他认为,在全球经济的风险因素不断累积的背景下,需通过G20机制强化各国合作,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对世界经济病灶,逐步实现可追溯性的监测功能,谨防异常资本流动;此外,在G20机制下搭建世界创新体系,能在实体经济创新当中实现全球创新研发能力及从产品到市场之间相互转化能力的全球合作,并有助于将“一带一路”议题纳入G20的合作范畴。
担任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理事、全球治理研究中心联席理事长的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也指出,近年来黑天鹅事件频发,处于世界经济周期转换时期,全球技术、人口红利、收入分配均进入衰退期,势必出现全球治理体系的大调整。
发布会结束后,中国银行前副行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张燕玲,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联盟理事会秘书长金鑫,商务部国际经贸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所长白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王勇,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等十余名专家学者围绕“杭州到汉堡:G20与中国发展”与“全球治理与中国智库作用”两大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