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研究所首赴欧洲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 引海外广泛关注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执行所长贲圣林、副所长涂永红、学术委员赵锡军等带领人民币国际化研究团队,分赴伦敦与法兰克福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4: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与发展》。来自英国财政部、英格兰银行、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伦敦金属交易所、伯明翰大学、德国中央银行、德国中央合作银行、德国商业银行、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渣打银行以及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海外分行等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出席发布会,新华网、人民网、Eurex Exchange等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本次报告发布系中国智库首次就人民币国际化议题进行欧洲路演,引起海内外理论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推进,包括伦敦与法兰克福在内的全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都积极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今年3月,中国与德英两国央行先后签署在法兰克福和伦敦建立人民币清算和结算业务的谅解备忘录。10月15日,英国政府在伦敦正式发行了30亿主权级人民币国债。这是首只由西方国家发行的人民币主权债券,也是全球非中国发行的最大一笔人民币债券,创造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新里程碑”。因此,伦敦与法兰克福成为了本次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欧洲发布的首选。
在两地发布会上,涂永红副所长代表国际货币研究所对2014年度人民币国际化报告进行了详细解读。她着重介绍了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的编制、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最优化分布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她指出,RII指数将人民币的贸易、金融和官方外汇储备使用功能做等权重汇编,综合衡量货币的国际计价支付功能和国际储备功能,其取值范围依据国际化程度从低到高排序为0至100。在2013年年底,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为1.69,整体增速比上年有所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指数虽低于美元、欧元等国际主要货币,但中国实体经济与金融业稳健运行,将支持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继续保持良好上升势头。乐观估计,人民币在未来三至五年内有望成为全球第三大货币。
10月14日上午,伦敦发布会由国际货币研究所与交通银行伦敦分行、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联合举办。OMFIF联席主席David Marsh、英国财政部首席经济顾问Dave Ramsden、英格兰银行经济学家刘卓识、中国工商银行伦敦分行副总经理江波等专家学者出席。与会嘉宾就人民币国际化对欧洲商业和金融服务业的影响、中长期目标以及未来机遇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Dave Ramsden指出,英国政府就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进行了广泛而充分的对话,确保人民币在英国的交易和使用,有利于促进中英商贸发展。David Marsh强调,中国巨大的外汇储备既是一种优势,又是一种挑战,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在于提高国际信用。刘卓识教授认为,当前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已经与德国相当。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并不是线性的,目前基本设施都已经准备好,明年估计会有飞跃性的发展。贲圣林教授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就是要让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活动中得到正常使用,它有利于弥补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不足,中国实体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国际化程度加深、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规模的稳步提升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赵锡军教授在讨论中提到,目前人民币国际化是市场主导而并非政府推动的过程,RII在20年内达到20%仍是一个保守的估计。与会嘉宾们对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次日,法兰克福发布会在歌德大学举行,会议由国际货币研究所与交通银行法兰克福分行、歌德大学联合举办。国际货币研究所学术委员、法兰克福歌德大学副校长Rainer Klump,歌德大学House of Finance执行所长Wolfgang Koenig,美国驻法兰克福领事馆代表Stacie Z. Bishop,中国人民银行驻法兰克福代表处副代表陈勇,中国建设银行法兰克福分行总经理李彪,中国工商银行法兰克福分行总经理陈飞等嘉宾出席。
Rainer Clump副校长、贲圣林所长与交通银行国际部高级经理姚瑜琳博士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Rainer Clump副校长对国际货币研究所团队的到访表示欢迎,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比较乐观,强调应该注重防范人民币国际化中的货币政策风险,加强中德经济金融合作。贲圣林所长简要介绍了国际货币研究所的情况并对人民币国际化等相关研究进行了重点推介。姚瑜琳博士介绍了中资银行开展人民币离岸业务的情况,认为中资银行在人民币产品创新、提高人民币使用便利性和流动性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在随后的专题讨论环节中,中德双方代表畅所欲言,从各自的角度对人民币国际化进行了讨论。Wolfgang Koenig教授介绍了当年德国马克国际化的历史,总结了德国马克的经验和教训。同时他认为金融发展不能自我体内循环,而应该坚持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原则。李彪总经理与陈飞总经理结合各自银行在德国的实践,介绍了中资银行的业务创新,企业和机构使用人民币的诸多好处,提出了德国对中资机构存在过度监管和歧视性要求等问题。
人大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团队的欧洲路演获得了当地金融理论与实业界人士的支持与欢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成果亦得到广泛认可。未来,研究所将继续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研究“走出去”,将陆续在欧洲、亚洲、非洲以及拉美等地区进行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海外发布。
背景资料:
人民币国际化是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为了忠实记录人民币国际化历程,客观反映这一漫长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从2012年开始每年定期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2)》首创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用来概括和反映人民币实际行使国际货币职能的程度,不仅可以为管理层提供简明直观的决策依据,也是学术界研究相关问题的实用量化指标。《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3》通过对世界贸易格局及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历史研究,总结了世界贸易格局变化与国际货币替代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与一般规律,为中国成为世界最大贸易国后人民币替代其他国际货币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框架。2014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4》将主题确定为人民币国际化与离岸市场建设。目前,《人民币国际化报告》英文版、日本版、简体中文、繁体中文等版本已在海内外同步发布。
相关链接:
[新华网]RMB to become world’s 3rd largest in middle term: Chinese Institute
[OMFIF]Renminbi-isation advances
[Eurex]EuroRMB Seminar on 15 October 2014 at Frankfurt’s Goethe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