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生物学研究团队提出植物嫁接信息流新理论

21.12.2016  08:32

 

      绿色新闻网报道  近日,我校计算生物学中心研究团队在植物嫁接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有关论文在线发表在著名植物学期刊《New Phytologist》(影响因子7.210)上。该文作者为计算生物学中心的博士研究生王晶与姜立波,通讯作者为邬荣领教授。

 

      植物嫁接是一种古老的无性繁殖技术,在农业、林业与园艺植物繁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由嫁接所诱发的植物表型变异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许多研究探讨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各种原因。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针对这一现象的分子机制研究正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已有研究表明,在嫁接过程中砧木与接穗之间不仅存在激素、营养物质的交流,而且还有遗传物质,如mRNA,甚至DNA的运输。这些物质的运输速率、运输方式直接影响嫁接植物重塑,进而影响性状表型变异的大小。

 

      为进一步揭示嫁接植物砧木与接穗的相互作用以及嫁接接合部位的维管组织再生等机理,计算生物学中心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新的理论模型框架。将博弈论思想引入嫁接试验,构建微分方程来描述嫁接系统中砧木与接穗两个部分的动态基因表达过程,并借此诠释砧木与接穗在该过程中产生的相互影响。该理论框架的提出,将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嫁接在物种形成上的进化意义提供极大的助力。

 

      据悉,该研究团队正将这一理论应用到林木嫁接实验。还在进一步将这一新理论延伸到人体的器官移植等方面,可以为提升器官匹配效率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论文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nph.14383/full                                                   (A19)

来源:计算生物学中心                    作者: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