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参与合作研制的“上科大二号”立方体卫星成功入轨

16.10.2015  09:32


              9月25日,我国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上科大二号”的3颗立方星送入预定轨道。该星是国内首次研制的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立方星,我校是立方星A星应用的启发者和首批用户。


              2014年3月,在成功参与救援被困冰海的“雪龙”号科考船后,我校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教授程晓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作了一场关于极地救援和北极航道的报告。报告后,程晓教授与有关专家达成合作意向,并参与了立方星的研制工作。


              此次发射的立方星中A星所携带的航天相机载荷主要用于观测极地海冰,B星和C星所获取的船舶和航空器信号可用于发现目标和辅助导航。目前我校极地研究中心极地遥感团队已经开始陆续收到该卫星推送的测试数据,该卫星将为今年年底“雪龙”号南极科考提供导航。程晓教授表示,过去我们用的都是美国和欧洲的卫星数据,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数据。国外的数据分别是250米分辨率和50米分辨率,这颗立方星的分辨率是100米,正好与国外的数据形成互补。


              10月12日,《中国科学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题为“立方星走上国际范,‘小麻雀’瞄准最前沿”的报道,指出“上科大二号”立方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皮纳卫星研制和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平台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一步。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