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接受评估

17.06.2015  13:03

 

 

 

近日,依托我校建设的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接受科技部专家组现场考察。

现场考察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先后于6月9日、11日对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建在中国地质大学京、汉两地的相关实验平台进行了现场考察。地大(北京)校长邓军、地大(武汉)校长王焰新代表学校对专家组莅临学校指导工作表示欢迎,李曙光院士、金振民院士等实验室固定人员、技术人员及其研究生参加了本次现场评估工作。

此次评估重点是实验室的研究水平与贡献、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和检查实验室5年的运行状况,总结经验和成绩,发现问题,促进实验室发展。专家组实地走访考察了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实验室、超净化学实验室、矿床地球化学微区分析实验室、热电离质谱实验室等13个所属实验室,听取了各实验室负责人对实验室运行使用、取得的标志性成果等情况的介绍,核查了相关文件资料,并与部分实验室研究人员进行了个别访谈。

地质过程与矿产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整合中国地质大学原有6个部级重点实验室相关优质资源基础上,依托我校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国家重点学科组建的。实验室主攻方向为“重大地质事件与大规模成矿作用、复杂成矿系统与矿产资源预测评价”,建设了“非传统同位素地球化学、微区地球化学、深部地球物质研究、矿物晶体结构、成矿系统与成矿预测评价”等技术方法平台,在推动我国固体地球科学发展和保障国家矿产资源战略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提升我国相关领域的国际学术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5年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承担多项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仪器基础研究专项等重要任务。实验室固定成员63人,发表SCI论文945篇,入选ESI地球科学领域TOP1%的高被引论文21篇,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及首届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2人,爱思唯尔2014年高被引榜单中国高被引学者5人,6人进入ESI全球地球科学家高引用前1000名。

根据科技部2014年发布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定期评估,评估周期为五年,每年评估1-2个领域的实验室,今年评估领域为数理领域和地学领域,其中地学领域评估工作由国家遥感中心联合中国地理学会承担,共有4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参加评估。现场考察是国家重点实验室5年评估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在初评中排名前30%与后20%的实验室才进行现场考察环节。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因5年评估期成绩突出,初评中名列前30%进入现场考察实验室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