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内设4个审判庭 首批选任法官22名

07.11.2014  12:36
  原标题: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内设4个审判庭 首批选任法官22名

  11月6日下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正式挂牌成立。据介绍,该法院坐落于海淀区彰化路18号,法院内设4个审判庭,首批选任法官22名。从11月6日起,知产法院开始受理案件,各中级人民法院不再受理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案件。

   审判监督庭受理再审申请

  新建成的知产法院办案大厅宽敞明亮,共设有9个接待窗口,11月6日启用了两个。每一个接待窗口都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格,彼此不影响。

  下午2时过后,办案大厅已经有20多人在等候。一位从河南来京的律师拿到了21号,因为一起专利案件,他本来打算去北京市一中院立案,“没想到在火车上得知了知识产权法院成立的消息,于是下了火车就直接过来了。”据统计,到11月6日下午5时左右,已有30多位当事人或代理人递交了立案材料。

  北京高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安凤德介绍,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共设置了4个审判业务庭、1个综合办公室和2个司法辅助机构。4个审判庭分别是立案庭、知产一庭、知产二庭和审判监督庭。审判监督庭将负责对法院判决不服提出再审申请的案件。

   未结案件由原中院继续审理

  据悉,北京1993年在全国法院中率先设立知识产权审判庭,目前,北京市高级法院、3个中级法院和11个区县法院均设有知识产权庭。2014年1月至10月,全市法院受理知识产权案件23176件,其中3个中院受理11541件,同比上升了180%。知识产权法院成立后,3个中院的知识产权庭将撤销,原由各中院办理的知识产权案件将统一由知识产权法院集中管辖办理。

  从11月6日起,各中院将不再受理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案件。2014年11月5日前,当事人已经向中级人民法院起诉或上诉的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中级人民法院已经立案但尚未审结的,继续审理;当事人已经提交起诉、上诉材料但尚未立案的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继续审查、立案并审理。

   法院院长也要亲自审案

  11月6日在第一法庭看到,审判长的席位前除了设有书记员的座位外,还设有技术调查官和法官助理的席位。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副院长陈锦川介绍,知产法院编制内的法官名额共有30名,首批选任的法官有22名,包括4名庭长和18名主审法官。22名法官平均年龄40.2岁,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91%,其中博士3人,从事知产审判工作年限平均为10年,近五年人均承办案件数为438.5件,具有较强的知识产权专业审判经验和审判能力。

  与其他法院不同的是,知产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庭长同时也是法官,即需要审理案件。“剩下的8个名额,会根据案件审理和法官队伍的情况,在适当的时机继续遴选。”陈锦川说。

  同时,知产法院还将设置司法行政人员15名、司法辅助人员51名。司法辅助人员中专门设置了法官助理和技术调查官,分别负责协助法官进行法律研究、起草法律文书和为法官裁判案件提供专业技术意见。陈锦川透露,技术调查官将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对于技术调查官的资质和资格要求还要等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包括技术调查官的资格、在诉讼中的地位、作用等。

  陈锦川介绍,知产法院是司法改革的落实者,要按司法改革模式运行。按此模式,以后的法院只存在主审法官和法官助理。“主审法官才有审判权,而法官助理不是法官,是司法辅助人员,责任是帮助法官从事一些法律研究,或者撰写法律文书等工作。

   新闻延伸

   院长宿迟:知产法院面临三大任务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首任院长由20年前全国首家知识产权审判庭——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的首任庭长宿迟担任。宿迟表示,担任北京知产法院的院长,这项任务光荣而艰巨。

  宿迟说,知识产权案件专业性强、技术性强、审判难度大。知产法院成立后面临着三大任务:首先,要继续在司法改革模式下探索审判运行机制的进一步改革;其次,要提高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水平,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力度,严厉打击侵权行为,让侵权人看到司法保护力度而却步,从而不敢侵权;另外,就是要带出一支优秀的知产审判法官队伍。(骆倩雯)

习近平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
值此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之际,法院网
习近平会见李家超
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新当选法院网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40周年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40周年强调 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