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思政课是这样“活起来”的
走进今天的高校思政课堂,新颖的授课方法层出不穷,课堂上频现互动、探讨的场面与实践、思考的声音。
思政课,一改人们印象中的“灌输”式学习,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与涵养。
类型一:“不讲思想政治”的思政课
在中央美术学院,来自北京六所艺术院校的学生正聚在一起,聆听中央美院党委副书记、雕塑家王少军的讲座。这是一门不固定教室、在不同高校中轮转的“北京艺术院校市级思政课”,邀请的都是音乐、美术、戏曲领域的名家授课,这样的“明星阵容”,自然吸引了不少学生参与进来。
王少军是这门课程的“明星讲师”之一。1978年,就读于舞台艺术专业中专的他参加了高考,并于1980年因作品《食为天》为业内所知晓。“作品突破了当时‘大而全’形象,就因为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思想变革中出现了剧烈的变化。”他说。
“就我自己的经历而言,我的身份经历了学生、老师、艺术家、援疆干部等变化,所以我深刻体会到,人的成长要顺应时代潮流、围绕国家建设、服务人民需要。”王少军说。
在台下的中央音乐学院学生王丰听得十分认真。“王老师讲的都是他个人成长、创作的故事和感受,真实质朴,蕴含大道理。虽然没有讲到思政理论,但似乎又处处是思想教育,这让我想起一句诗:‘拂石坐来衫袖冷,踏花归去马蹄香’。”王丰说。
“我们在音乐学院听教授用交响乐合唱《走向复兴》;在戏曲学院看现场演示生、旦、净、末、丑;在服装学院听国际服饰潮流……”中国戏曲学院学生董琪说,这些艺术表现形式,增加了她对戏曲专业的自信,“收获远远超出预期。”
中国戏曲学院思政部主任梁建明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未来几个月,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舞蹈教育家美学家吕艺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等文艺名家都将陆续登上该系列课程的讲台。
生动的思政课在现如今的大学校园并不少见,思政课堂正在走出单纯的理论授课的讲授方式,以更多样化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不但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内涵、拓展了其外延,同时也让思政课以更加贴近学生、融入生活的方式变得鲜活可感。
类型二:“专题化”教学深入浅出
晚上6点多,在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电子信息等专业的200多名大二学生正聚精会神倾听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新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这节课的主题是“商品”。
什么是商品?商品的价值和价格关系是什么?商品有哪些属性?这些理论性强的问题在如今的思政课上,已经不是主流的讲授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生动鲜活、贴近日常的实例。
“比特币是什么?黄庭坚书法为何能拍出天价?古董字画是否包含着无差别劳动?房地产、金融产业等利润率为啥高?艺术品拍卖额与房地产销售走势有何相同?……”刘新刚将一些经济现象和问题进行剖析,深入浅出,语言幽默,学生们不时报以热烈掌声,回应老师。
刘新刚认为,讲好一堂思政课,最重要的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透,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析现代经济社会问题。研究《资本论》10多年,他希望从深奥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寻找“宝藏”,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构现代经济社会问题的分析框架,把问题背后的道理说清、说透、说彻底,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带领同学们在思政课中感受真理的魅力。
在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技术部研究生王汉一正在聆听面向全院硕士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课程。授课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主任宋修见教授。
黑板上幻灯片的内容很丰富,既有古今中外名家关于中国文化的观点集纳,也有体现中外文化差异的艺术作品,还有漫画、诗歌等不同的表现形式……中华文化为何生生不息?我们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如何立足中国现实进行艺术创作?
“我原来感觉思政课比较严肃,老师以充满激情和思辨的专题化授课方式,启发现场学生思考,颠覆了我对思政课的印象,也更加深了我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理解,很愉快就上完了。”王汉一说。
跳出书本,以不同专题为课程核心,讲比特币也是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漫画诗歌也是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生活中常见的实例作为专题讲授思政课的抓手和“敲门砖”,引发学生听讲兴趣,加深学生对思政课与现实的联系,和思政教育不但不矛盾,而且称得上是“同向同行”。
类型三:师生交流的“开放型”课堂
在首都师范大学的一间小教室内,18位来自各院系的研究生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祝志男正在进行有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的小组讨论,这样的讨论,每个月要进行两次。
“近年来青年文化消失论在学界兴起,我们现在的青年文化要注重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文学院学生刘琳率先发言。老师接过话茬,“十九大报告中对文化的表述,体现了党对青年人文化的引领作用,低俗文化会冲击主流文化,而鼓舞人的文化作品、伟大的作品应成为文化前进的主流。”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密曼曼在讨论中称,当代青年对网络上的内容要有思辨能力。“大学生要坚定信仰,老师也要把理论说透,敢于发声,消除意识形态的错误,要引导学生冷静分析,不要盲从。”祝志男之后点评。
“采取这种小班讨论的方式能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问题,理论可以讲得更透彻些。”祝志男告诉记者,这个讨论小组以前多是“马院”、政法学院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要求参加,其中也不乏理科学院学生。学生可以提前收集问题,反馈给老师,大家一起探讨。学生们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也可以教学相长,促进老师的思考。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介绍说,该校从2017年起推出“开放交流时间”制度,要求老师每周拿出一个小时的专门时间面向全校学生开放,鼓励学生与老师交流学习、思想、生活等各种问题,老师给予学生全方位的指导与帮助。
2017年3月,首次“开放交流时间”由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党委书记陈旭带头践行。16位年轻人带来了关于个人成长、职业规划等问题。
有人提问,如何度过毕业前的迷茫期,邱勇给出了自己的经验。“孔子尚且四十岁才‘不惑’,普通人有迷茫是正常的。迷茫往往与选择有关,对于当下的迷茫,我们可以去向敬重的人讨教,慎重思考再做出选择;未来的迷茫往往是因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过度焦虑,当下的努力积累就很重要,越多积累,就有越多做出正确选择的把握。”三言两语,邱勇就结合个人的经验给这些年轻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课。
“校长邱勇带头践行‘开放交流时间’,我们希望有更多老师能够参与到学生思政教育的工作中来,形成高校思政教育的‘大课堂’。”陈旭说。
类型四:走出课堂的思政课
如今的思政课,早已不局限于“一间教室”“45分钟讲授”这样的“套路”,从第一课堂走到第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和形式。开设线下讲堂,将思政教育与学生心理、求职就业相关联,充分鼓励多背景、多学科教师参与……多种多样的形式成为改革思政教育的助推器。
在北京大学,针对不同课程,学校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采取以经典带原理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经典研读”;《中国近代史纲要》课采取“史料采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采取“课堂讨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进行“课程辩论”和“成长沙龙”;《形势与政策》课举办“名家大讲堂”后交流体会。
超越传统课堂模式的思政课,带给高校师生更多参与的机会。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学生王硕和同学自导自演制作了微电影《你的努力就是这个国家未来的方向》。影片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融入一个个质朴温暖的校园故事中,引发同学们的热烈讨论。
本刊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获悉,从2012年起,该校就开展了“千人百村”社会调研活动,利用每年暑假组织数百个团队、数千名学生奔赴全国100多个行政村。在指导教师帮助下,围绕土地权益、教育、医疗、养老、公共文化服务、基层民主等广大农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问卷调查和田野调查,深化了大学生对国情民情的了解。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认为,当下的思政课教学“不能守成”,不能再照本宣科“满堂灌”,要更新理念,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调动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插画等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已成为思政教学入脑入心、师生共筑、多维展示的证明。该校党委书记高洪说,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活动时,学校设计了一个全方位创作的研究性活动,让师生体验红军的情感和他们生活战斗的经历,一起“重走长征路”。有的学生创作角度就是“红军食谱”,通过调查、走访、查资料等,把红军吃过的东西,比如野菜等画出来。“实际上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就能了解到背后的故事,受到教育。”
“思想是需要扎根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学生由羽璇说,“不同形式的思政课让我学到了更深刻的内容,这关乎个人,也关乎民族与国家。”
赋予思政教育更丰富的内涵,通过专题将思政教育与实际紧紧相连,把思政教育融入师生个人成长过程中,让思政课走出课堂、走向更广大的天地……这些正在发生的思政课改革和变化,像是在高校中间流淌着的“活水”,潜移默化地滋润着青年一代的成长。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