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有望持市民卡 年内不会放开“二胎”

03.08.2015  04:14

  本报记者 刘欢

  未来,市民有望彻底告别五花八门的就诊卡,只需持统一的市民卡看病即可。日前,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方来英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节目时透露,本市正在积极推进市民卡工程,未来有望将各大医院的就诊卡统一为一张就诊卡,以方便患者就医。此外,对于外界盛传的“二胎”全面放开的消息,他明确表示本市今年内不会出台相关政策。

  就诊卡将多卡合一

  当前,本市各大医院都有自己的就诊卡,不少患者手里除了银行卡、医保卡,光是就诊卡就攒了一大堆。“容易丢不说,看病时拿着好几张卡也不方便。”一位患者抱怨。

  对此,方来英表示,目前社保卡只能支付报销的费用,但目前本市的报销并非百分之百,病人还要自己支付一部分费用。这样一来,如果到医院看病不办一张就诊卡做载体的话,就会出现大量现金往来,既不卫生,也会因工作人员频繁点钱、找钱而降低效率。“北京市正在推动一个工程,我们希望最后用一张市民卡将所有就诊卡整合起来。

  对于不少市民反映的挂号难问题,方来英坦言其实开放在网上的预约号源只有30%多被实际使用,紧张的是专家号源。因为北京的医院不只服务本地2100万市民,还要服务周边其他省市的患者,这些都会导致专家医疗资源的紧缺。

  京津冀医生统一注册

  近年来北京加大了城市核心区医疗资源的疏解力度,京津冀三地医疗合作日益紧密。方来英表示,目前北京朝阳医院、儿童医院等60家医院与河北已经建立了广泛的医疗合作。不久前,河北廊坊燕达医院成为北京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

  方来英说,本市将燕达医院作为一个试点,旨在通过这样一个具体实例,研究破解京津冀合作当中出现的各种政策问题。比如,现在北京的医生到河北去开展医疗服务活动,不用再去当地申请医师注册,就能开展异地服务,而过去是一定要先在河北注册的;同时报销也做了设计,目前燕达医院的服务总量在北京的支持下明显上升。

  核心区不再批建医院

  在本地区疏解医疗资源方面,方来英说,初步计划城市核心区要减少三四千张病床,这些病床将根据全市人口布局调整到新的居民区。也就是说,人到哪儿,医疗服务跟到哪儿。比如在天通苑建立了清华长庚医院,在回龙观建立了积水潭医院院区,顺义新城正在考虑建立友谊医院院区。他说,本市五环路内不再新建综合医院,不增床位。核心区不再批建任何医院,包括专科医院。

  同时,本市也支持公立医院以各种方式同社会资本合作。他还特别更正了一点,位于天通苑的清华长庚医院不是社会资本医院,医院系长庚集团向清华大学捐赠建立,目前由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主办,属于公立医院。

  方来英还透露,本市现在确实面临一定的康复医疗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将于今年底出台专门的指导意见,规范从三级医院到社区医院的康复医疗工作。

  申请单独两孩4万例

  对于之前传闻的“全面放开二孩”的消息,方来英说,之前国家卫计委已经有一个回应,今年没有考虑全面放开二孩的打算。他坦言,今年的出生率是一个“小年”,到目前全市申请单独两孩只有40951例,但本市妇产医院明年会面临一个压力,可能出生率会更高一些。

  “生育高峰的出现,不仅对医疗服务是一种压力,其实未来孩子的上学、就业都会面临压力,所以我们更希望这条趋势曲线能够平稳,这样孩子的成长环境会更好。

  如果全面放开二孩,北京的出生率是否会大幅上升?方来英表示,目前尚未进行具体的测算研究,但根据日常的实际工作看,市民已经形成了很好的“生育观”,能够科学地进行人生路线的设计,今年单独两孩申请情况就说明了这一点。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