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监督重点跨市域河流污染整治工作座谈会
3月31日,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监督重点跨市域河流污染整治工作座谈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小川出席会议并讲话。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陈逸葵主持会议。省环保厅在会上汇报重点跨市域河流污染整治工作进展情况。省人大环资委汇报今年监督重点跨市域河流污染整治工作的设想。省直有关部门出席会议,各有关市人大常委会汇报相关重点跨市域河流污染整治及人大开展监督工作的情况。
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监督重点跨市域河流污染整治工作座谈会
今年审议“四河”整治报告
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会议
省人大常委会监督淡水河石马河的“两河”污染整治至今历时7年,监督方式方法创新较多、力度较大、成效明显,成为全省人大监督工作的一个亮点和品牌。去年,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决定运用“两河”经验,全面启动跨市域河流污染整治工作,重点推进广佛跨界河流、深莞茅洲河、汕揭练江、湛茂小东江(简称“四河”)污染整治工作。
据悉,今年9月,省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落实“四河”污染整治决议情况的专项报告。省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陈耀光表示,重点督办“四河”污染整治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重点。省人大常委会每年将至少召开一次监督“四河”污染整治工作会议,加强上下联动和组织协调,配合第三方评估工作开展,加强督办力度,提前介入预算编制,落实治污工作资金保障。
第三方评估结果年中向社会公布
每季度公布“四河”水质状况
四河污染整治总结“两河”整治工作经验,引入第三方评估,为监督提供专业、客观、全面的情况,增强监督实效和公信力。据介绍,目前,评估工作已经进入最后阶段,4月底,评估报告初稿将提交省人大环资委初审,6月接受专家评审、验收。7月中旬,省人大环资委将向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报告开展第三方评估的工作情况,并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
目前,“四河”流域均存在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配套管网建设严重滞后,污水收集率和进水浓度低等问题,其中,茅洲河、练江、小东江流域污水处理率分别仅为54%、16%和48%,目前各流域启动实施大批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但均未建成发挥效益。
省环保厅副厅长陈光荣表示,将建立健全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在广佛跨界区域、茅洲河、小东江等流域每年淘汰10%、在练江流域每年淘汰20%的重污染企业,加强河涌综合整治,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升污水处理率,加大执法力度,狠抓“铁腕”治污。陈光荣还表示,“四河”流域污染整治大力推广“两河”治理模式,逐步建立了“河长制”,将重污染流域治理的主要目标、任务纳入各级政府负责人政绩考核,对工作进展滞后、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未如期实现的相关市负责人进行约谈,建立完善督查、暗访、第三方评估和信息公开制度,公开“四河”整治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每季度向社会公布“四河”水质状况,接受社会监督。
陈小川:用好环保执法的“杀手锏”
陈小川高度肯定“四河”污染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果,并就全面推进重点跨市域河流污染整治工作提出要求。她表示,要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整治工作责任制,完善考核机制,实施问责制,建立健全上下联动和部门联动机制、跨市域水污染联防联治机制,通过完善各项工作机制,构建和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统筹、部门推进、流域各相关地区联动、社会监督、第三方评估的跨市域重污染河流整治工作格局。
陈小川指出,要加强省、市、县人大对重点跨市域河流污染整治的联动监督,认真运用和推广省、市人大监督“两河”污染整治工作经验,加强对监督重点跨市域河流污染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对重点跨市域河流污染整治的推动作用与第三方评估对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的作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重点跨市域河流污染整治。
陈小川强调,要加强科学谋划,突出整治重点,加强环保执法,推进环境司法。省有关部门和流域各市要用环保行政执法的“杀手锏”,通过完善现场巡查、交叉执法、联合执法、抽查稽查等执法方式,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对“两河”、“四河”流域环境污染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在“两河”、“四河”流域设立跨行政区划环境资源审判机构,建立健全环保行政执法与环境司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建立环保主管部门移送犯罪案件机制,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实现环保行政和环境司法的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