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与创新:当代大学生最深沉的追求——中国人民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改革路线图实施两周年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如何通过一种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促进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是中国人民大学近年来一直探索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实施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动员大会)
2013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全面发布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通过精实课程、国际研学、名师沙龙、拓展支持、全员导师、研究实践、双选认证、公益服务等八项制度,构筑“研究型学习制度体系”,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式。同时,辅之实施读史读经典、社会研究和创新训练、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十六个重点人才培养项目,致力于从基础层面推动本科人才培养的根本变革。
(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新闻发布会)
两年过去了,中国人民大学以“厚重”和“创新”为关键词,全面调整了培养方案和课程结构,创设了一系列本科培养制度,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不断丰富课外教学活动,新生研讨课、“千人百村”、读史读经典等成为校内学生引以为傲的品牌活动。今天,追求“厚重”的人才培养路径越来越清晰,效果也愈发显著。
立德: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
立德树人,是中国人民大学制定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的基本原则,也是培养厚重与创新人才的第一要义。立德,首先要引领青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凝聚青年的理论热情、信仰认同和理想情怀。
(靳诺书记、陈雨露校长为首届本科人才培养委员会委员解思深颁发聘书)
路线图实施以来,中国人民大学不断探索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在原有4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之外,制定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课程教学与自选讲座相结合、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培养计划,建立了系统讲授、专题教学、教学实践“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让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同时,学校以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底蕴为基础,优化教育方式,既凸显学术性,又强调现实性,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配备了一支“无论在知识结构还是年龄结构上都十分合理”的教师队伍,涌现出一大批深受同学喜爱的“精神导师”。
王易教授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思政课教师,曾获教育部全国“两课”“精彩一课”教学奖等多项荣誉称号。在人大,她是有名的“心灵导师”。每年的第一堂课,她都会给学生们讲一段禅话《闻木樨香否》,“生活是一场学习,最根本的学习就是人格的提升与完善。没有什么东西比生活本身更能教会人成长成熟。无论身处哪一种人生境遇,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散发着淡淡的木樨花香味。”劳动人事学院2012级陈昌同学课后把这段话发在了朋友圈,他说,“王老师的魅力在于,敦实笔直的理论树干和曼妙柔细的思想枝叶兼具,再烦躁的时候看到这样的文字,也觉得淡定从容很多。”
(首都大学生“学理论·读经典”活动启动仪式暨《资本论》研习读书会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还开创了“红船领航”马克思主义经典研习会,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到基层党组织建设中。通过“个人研读——集体研讨”的模式,由高年级学生党员带领新生党员研读经典,既使得学习方式生动活泼,又丰富了活动的内涵。同学们有的结合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研习,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现状;有的结合对《矛盾论》、《实践论》的研习,对街道社区、农民工子弟小学等地实地参访调研,探讨如何应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解决实际问题……
在研习会上,近90岁高龄的《资本论》研究专家、人大荣誉一级教授卫兴华与90后学生这样分享他的心得,“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著作,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好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并重点学习其中所体现出的方法,受益无穷。”
2012年6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期间,认真观摩了正在进行的新生党员马克思主义经典研习会并给予肯定。他指出,高等学校作为研究、传播、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要引导广大师生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红船领航”新生党员马克思主义经典研习会)
通过这种方式,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青年大学生之间产生了同频共振,同学们形成了坚定的文化信仰、政治信仰,锻造了深厚的意志品质,真正成为“厚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优秀建设者。
制度:研究型学习推动创新素质培养
“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如何学”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以“厚重”和“创新”为核心关键词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并据此制定的本科教学八大行动计划很多都直接涉及到“如何教如何学”的问题。
实施本科新生导师制、开设新生研讨课是学校启动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路线图的“一把钥匙”。从2012年开始,学校面向本科一年级学生开设新生研讨课并列入必修课程,从全校2000多位老师中遴选出179位开设新生研讨课,采用小班教学,引导学生增进专业认同和学校认同,明确学习目标和未来发展路径。
作为开学第一课,新生研讨课承载了很多同学的期待和惊喜。文学院2012级本科生基地班的新生导师黄子平教授,是当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和理论家,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荣誉教授。他风趣而耐心,在新生研讨课上由自己求学的经历为引子,让学生们放松下心态,畅所欲言,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谈到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从当代大学生的历史担当到理性认识当今社会热点,学生们的思路逐渐超越了专业的局限,很快实现了从高中到大学阶段的“心灵逾越”。文学院2012级本科生郭天骄这样对记者说:“课程中的讨论让我们看到文学大家是怎样成长,怎样看待社会现实的,这不仅让我们加深了对我们这一代人的认识,也让我们坚定了未来努力的方向。”
(黄子平教授解读沈从文)
通过精实课程、实施全员导师等制度建设,人大不断推动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改版的本科培养方案中,学校对学生的学分要求降到最低129分,最高157分。但是减少总学分要求,绝不意味着减轻学生负担,而是用精实课程让同学们把学习变成一个更需要投入精力,更需要花心思的事情。学生课堂学习1小时,课外需要完成2小时左右的学习任务。
每年一度的“教学标兵”评选活动是人大的品牌项目,深受广大师生欢迎。哲学院副教授周濂,是2015年教学标兵之一,也是畅销书《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的作者。他认为,“老师从来不是船长,而是导游,告诉你哪些道路宽广,哪些风景曼妙,每一个学生都是自己的船长。”他鼓励学生“不以学分论英雄”,认认真真对待每堂课,积极思考,培养自己的思维和视野。
国际研学是学校建立研究型学习制度的另一重要抓手。在人大,所有学生在大一和大二上学期,都要百分之百达到学校制定的英语口语标准;在大二下学期,学校所有专业至少开设2门全英文专业课程,提高学生使用英语学习的能力;在大二与大三之间的国际小学期,所有学生都要注册课程学习,直接感受国际一流大学的一流教师的全英文课程教学;大三及以上年级的学生至少参加一个国际学生交流项目,通过“公共外语强化+专业外语教学+国际小学期学习+国际交流学习”四阶段接力式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人大的国际小学期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年。2014年的国际小学期,有399名海外高校学生从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抵达人大,和3000多名本校学生一起参加核心课程学习、夏令营和课外活动。
(2014国际小学期)
新闻学院2013级广电专业文盈盈有一个梦想,将来能用镜头去领略世界各国的文明与变迁,今年的国际小学期,她选了一门《从历史的角度看美国和亚洲》,吸引她的是授课教师,来自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Kenton Clymer教授,“不出校门就能在课堂遇到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学者很难得,虽然课堂不仅会考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有逻辑思维和英文表述能力,压力不小但还是更充满期待”。
涵养:情怀在校园文化中升华
“读史读经典”是中国人民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公布的十六个项目之一,该项目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研究方法、夯实学术基础、涵养人文气质、发展表达与写作能力,在汲取人类智慧结晶的过程中实现智力与人格的双重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第三届读书文化节启动读史读经典项目)
从2013级新生开始,人大将“读史读经典”等课外环节列入本科生培养方案,致力于让阅读常态化,让学生不仅仅在课堂当中学习,而是把阅读当做一种习惯融入日常生活。在历史学院青年教师姜萌看来,读历史不仅为了“鉴往知来”,更是为了明白“人何以为人及其如何更好地为人”,“读史读经典”就是在探索从培养“有能力的人”到培养“合格的人”的培养模式。
从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到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从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到蒙森的《罗马史》,阅读经典著作在人大校园蔚然成风。学校定期举行各种读书文化节和系列讲座,聘请学术泰斗担任特邀顾问,各类读书沙龙蓬勃开展,新闻学院的“海龙果读书会”,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兰台读书会”,财政金融学院的“书香财经”读书沙龙,法学院的“一书一读”沙龙,学校现有90多个形式不同、内容多元的品牌读书活动。
(特邀顾问研讨本科生读史读经典项目阅读书目)
“人大的本科生应当有自己的文化信仰。要有厚度,多读书,希望人大的学生在本科毕业离开的时候,脑袋里面装着至少20部经典著作,有分析问题、观察问题的历史视角。”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看来,大学最美的画面就是众多朝气蓬勃的学子安静读书的场景。
从今年3月开始,人大还把书法研习课程正式列入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书法基本技能训练课程”刚开班,就吸引了三百余名学生报名参加。从未受过书法训练的2014级财政金融学院的邓诗棋,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甚至连握笔姿势都练习了很久,几个月下来,她已经可以写出漂亮的篆书版“厚德载物”。
(书法研习课程正式列入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第五十六届田径运动会300名参加全校书法研习活动)
同时,人大还推出了校园音乐角公益行动,由校学生艺术团于每周固定时间在百家廊等地进行小规模、近距离艺术展演,民族乐团演奏的《喜洋洋》《江南情韵》古韵悠然,交响乐团演奏的《深思》《四季之春》低沉厚重,键盘团演奏的《法国波尔卡》《山楂树》婉转深情。据了解,这也是国内首个在校园实景中进行的音乐公益演出,如今已经成为人大校园内的独特景致。
(中国人民大学校园音乐角奏响高校实景公益演出第一曲)
信息学院2013级本科生朱晓裕在下课后追随乐声而来,他说,“戴耳机听歌太久,我都忘记了乐器本身的声音有这么好听。春光暖暖的,玉兰花就在身旁,我体会到了‘沉浸’在音乐里的感动。”
砥砺:在火热的中国大地上践行
从2012年起,学校连续三年开展“千人百村”社会调研活动,从最初的1000名同学100个村庄,到2014年已有665支、5645名人大学生参与,调研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806个县(县级市、市辖区)。
农村教育、能源消费、养老、土地权益、公共文化服务、基层民主……都是他们关注的对象,当一份份调研报告交至案头,同学们成长如树的年轮般清晰可见。这些在实践中发出的“青年好声音”,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好评和社会各界的关注。2014年7月,“千人百村”荣获北京高校2012—2013年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
“人大学子不能做一只自甘蒙蔽的笼中鸟,千人百村于我特别重要,不仅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看中国农村的现状,跳出有限的生活阅历,更是对自己身心的砥砺,让以往飘渺的青年的使命落地、生根、发芽。”文学院2011级学生丁莉婷在赴山东省聊城市尹村进行“千人百村”调研后如是说。
来自社会与人口学院2010级的唐瑜至今对他们团队花两天时间勘查地形和村民房屋记忆犹新,她最大的感受便是实践远比在书本上学到得复杂,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完成从“感觉懂”到“真正会”的提升。
近年来,人大不断完善“七类项目为核心、四大机制为保障、四大平台为支撑”的社会实践“人大模式”,逐步实现了“时间、地点、学生、学院” 全覆盖工作体系,即所有学院、全部类别的学生在全年各时段均可申请并开展社会实践,促进学生学习真知识、发现真问题、开展真研究、提出真见解。“人大使者家乡行”、“励志成才看世界”等各类实践活动影响深远。
创业,是当下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在人大,创新与创业作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早已纳入到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当前,第七届“创业之星”大赛的报名活动正在火热进行,自2009年至今连续举办六届,累计400余支创业团队、2000多名学生参赛,扶助创业企业数十家。
(第五届学生“创业之星”大赛总决赛 鼓励学生团队体验创业精神)
林景全,法学院2013级本科生,参与创立“德益卡”品牌项目,目前融资已超过一百万元,并获得学校10万元支持资金,入驻人大文化科技园区。“我永远感谢人大,因为我的创业设想就来自创业之星大赛,我的企业就是从人大文化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出生的孩子。”他表示。2014—2015学年春季学期,依托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教务处与文化科技园还联合推出发展指导类选修课程《大学生创业训练》,面向全校学生开 放,计2学分。该课程的教师团队由高校教师、政府人士、企业高管、创业导师等组成,综合运用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突出实践教学环节,融合课 堂授课、创业讲座、模拟路演、创业沙龙、企业游学、企业实习等形式于一体,得到师生的好评。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在开学典礼上所说的那样,“无论是身处书斋、甘守清寂的博学鸿儒,抑或是叱咤职场、领袖群伦的业界精英,人大人都恪守着‘实事求是’的准则,从厚重大气的内心涵养、格物致知的个人修为而生发出胸怀天下、道济苍生的家国之思。他们躬行义理,学以致用,以一个大写的‘人’字为‘实事求是’的校训做了最好的注解。”
今天,这所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正以“求人民之是,求社会之是,求国家和民族之是”的价值追求,秉承“厚重”与“创新”的核心理念,引领更多青年以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时代洪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