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图上的远方到真挚的朋友” 京港小创客携手共成长
“齿轮不应该固定在底座上,这样就转不起来了啊”,“但如果不固定,轴就容易松啊”……香港学生邹翔和北京学生安孝秋正争论一个齿轮的固定位置。为了让环保屋模型随太阳转动起来,他们组已经反复修改了三个方案。
日前,市政协举办的京港青少年科技创新交流营在香港展开。邹翔和安孝秋在内的50多名京港小创客在五天时间里,一同生活、一同学习交流、一同做项目,结下了深厚友谊。
交流学习
50名学生都是科技创新的尖子。他们各自带来的创新作品里,既有肺炎基因、纳米发电等前沿理论研究,也有仿生磕头机器人、防割伤小刀等技术发明,安孝秋带来的自动摆放车辆危险警示牌的装置还申请了专利。
两地小创客混合编组,一同制作环保屋、承重桥和气球塔。马上就读四川大学的刘婷就在这个过程里发现了两地学生的不同特点,北京学生课题都有高校科研院所的指导,相对高大上,香港孩子的创新多源于身边,动手能力更强。
“京港以往多是经贸合作,青少年交流相对较少,交流营为两地热爱科创的同学提供一个交流分享的广阔天地,通过一同吃住、团队协作的交流形式,让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相互加深了解,拉近距离。”市政协委员施荣怀说。
创新理念交流碰撞的同时,是京港学生友谊的加深。香港学生王子恩刚到的时候还与大家陌不相识,一天下来就能够叫出所有人的名字。“地理上的距离阻挡不了思想上的接近,短短几天就找到了很多怀有科学梦的志同道合的朋友,知道了在科技道路上我们并不孤独。”她说。
更可贵的是,两地学生们通过交流、观察,对彼此生活的城市也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北京第十三中学的郑长刚每天都在朋友圈里写下自己的感悟。“灯光璀璨缘何起,一国两制安天下。”他走过香港街头,看到漂亮的维多利亚湾夜景,感叹道,香港的美源于地理位置,也源于其设计精致。楼高而老,却显得旧而不乱,车速虽快却又秩序井然,更多设计都是以人为本,为人设计,这就是香港的美。
家住香港的交流营领队陈天虹在北京大学读了四年书,深知京港学生加强交流的重要性。他仔细观察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发现他们从语言差异、饮食习惯、思考方式开始,慢慢磨合,对京港两个城市的印象慢慢从平面的地图具象成为一个个好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