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我校承担的环保公益项目成果获环境保护部肯定
我校环境学院董世魁教授牵头,刘世梁教授、石建斌副教授、李晓文副教授等参与的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专项项目“高寒荒漠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监测与综合管理研究”(项目编号201209033)向环境保护部提交的“加强我国高寒荒漠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建议”得到充分肯定。日前,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给我校发来函件表示,该政策建议对于加强我国高寒荒漠自然保护区管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决策作用,经环保部审核后以专报形式上报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
该项目自2012年1月1日启动,2015年11月24日结题验收。在历时3年半的项目执行期间,项目组20余人先后10多次深入我国四大无人区之一的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大量第一手资料,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
董世魁教授介绍:“我们采用样带-样线调查、360度全景照相、野生动物粪样高倍显微镜检等综合技术手段,科学推测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野牦牛、藏羚羊、藏羚羊等濒危有蹄类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聚群特征、空间分布及种群变化规律,为阿尔金山保护区三大有蹄类野生动物的保护提供了本底资料;对比分析了本项目推测的三大有蹄类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与历次调查资料,发现藏羚羊、野牦牛和藏野驴的数量均有所增加,表明阿尔金山保护区管理局在三大有蹄类野生动物(尤其是对野牦牛纯种资源)保护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作用。”
项目构建了基于GIS的生态位模型,判识了阿尔金山三大有蹄类野生动物的适宜栖息地,为阿尔金山保护区功能区调整方案、高寒荒漠区三大保护区的保护网络构建提供了科学依据;首次采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在栖息地尺度上试验了野牦牛种群数量及活动轨迹监测,成功实现了野牦牛种群数量、种群结构、栖息地特征、活动轨迹的准确判读,为高寒高寒荒漠大型有蹄类野生动物种群及其栖息地的实时监测提供了先进、可靠的技术方法;提出了栖息地(土壤、植被)质量评价模型,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栖息地和主要生态系统的影响,为阿尔金山保护区的可持续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提出了阿尔金山保护区内部及其与羌塘、可可西里等三大高寒荒漠保护区间的生态廊道构建方案,为高寒荒漠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董世魁进一步介绍说:“我们发现兔子湖周边区域为藏羚羊的主要产羔地,应纳入阿尔金山保护区管理体系;依协克帕提中心站附近为三大有蹄类野生动物的高适宜栖息地,应划为保护区的核心区;深入分析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的现存问题,发现地方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保护的矛盾制约了阿尔金山保护区管理局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应建立独立于地方政府的保护区管理部门,促进保护区管理体系的可持续发展;三大高寒荒漠保护区间存在行政边界割裂、保护管理分散的问题,应建立基于生态完整性的保护区网络(国家公园),实现高寒荒漠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综合集成项目研究成果,开发基于互联网的高寒荒漠自然保护区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项目数据管理、成果管理和保护区信息管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该项目成果丰富,共发表论文41篇(其中SCI论文21篇),专著2部,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编写技术指南2份,为中央、地方提交政策建议5份,这些成果不仅在阿尔金山国家级保护区得到成功应用,而且提出了建立高寒荒漠类国家公园的重大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环境学院)